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著名作家高洪雷最新力作《阿云案背后的大宋文明》重磅上市 微观“另一半宋史”

2023-06-19 08:18:1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于洋

 

近日,著名作家、《另一半中国史》作者高洪雷全新微观史学力作——《阿云案背后的大宋文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磅出版。该书是一部平民女性视角的微观宋史,从一起至今仍在学界引发讨论的真实历史案件“阿云案”入手,抽丝剥茧,剖析了宋朝的司法制度、权力制度、婚姻制度、文化生态、女性地位,力图阐述宋代文明中包含的法治文明及其局限,从小切口折射出一部宋朝大历史,堪称“以一人之生死,见大宋之气象”。

畅销书作家马伯庸在序言中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我以为此书最为难得之处,在于其并非秉持惯常的上层视角,而是以一个升斗小民的命运为核心,爬梳史料,抉微扼要……以小见大,自下而上,可谓深得‘微观史学’之精髓。”

什么是“阿云案”

宋神宗煕宁元年(公元1068年),登州(现在的山东威海一带)发生了一起案件,起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民间女子“嫌婿陋”杀人致伤。在凶手招供的情况下,竟因定罪问题在朝野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从定案,到减刑,到朝议,到再定罪,前后长达数年。不仅牵动了诸如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富弼、文彦博、唐介等众多名相重臣的关注,还惹得宋神宗连下四诏。甚至在16年之后,还被重新翻了出来;就连600年后的乾隆皇帝都御笔批阅。

司马光和王安石孰是孰非?阿云案是法律之争还是政治斗争?国家制定法律应该重刑还是宽刑?关于此案的争论,近千年间几乎没有止歇。一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谋杀未遂案,却引发剧烈的朝野动荡,甚至影响了法典的编纂,阿云案也因此成为中国法律史上常常被提起的案件之一。

对于一桩人命案来说,经过两年的司法流程和立法论战,才完成对一个普通女子的判决,当时的行政和司法效率似乎有待商榷;而对于这场触动了帝国神经的罪与罚,大辩论背后折射的价值观和信仰才最为重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感慨道:“历史并不遥远,它一直在说话。《阿云案背后的大宋文明》在每一个微小的故事中洞悉法治与文明。”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多年来,高洪雷致力于民族、文化、历史研究,尤其擅长历史类大众科普和纪实文学创作。《另一半中国史》《大写西域》《楼兰啊,楼兰》《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等代表作,既有考古工作者的严谨和扎实、田野调查学者的耐心与审慎,也具备自然瑰丽的想象和优美轻盈的文笔。在书写宏观历史时,高洪雷善于用普通人的故事体现历史的风云变幻;从微观角度切入时,又善用真实细节反衬历史的宏大,在宏大与微观之间游刃有余,可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在书写新作《阿云案背后的大宋文明》时,高洪雷将自己的历史书写经验迁移其中,以一场算不上曲折的凶杀案作为主线,把一个普通的登州女子阿云的命运嵌入宋朝煌煌数百年的历史动荡,不仅牵扯进了大半赫赫有名的帝国精英,还引发了包括宋代政治制度、乌台诗案、四次大辩论、二府议法、新旧之争的思考和议论,更生动展现了北宋的法律与政治生态,可谓微观“另一半宋史”。

畅销书作家蒋胜男表示:“通过宋代一个普通的刑事案,展示了宋代方方面面的制度以及新旧党争的过程,以小见大、层层推进,让历史变得更有趣味,又很见史学功底。”


作家简介

高洪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历史类纪实文学、儿童文学创作,作品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等多个奖项。作品有《另一半中国史》《大写西域》《另一种文明》《楼兰啊,楼兰》《中华民族的故事》《名人故事》《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我们的祖先:中华姓氏的故事》。


书中金句

“军事实力,并非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首要标准,文化才是;国土面积,并非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主要标志,经济才是;皇帝威望,并非一个国家规范与否的衡量标准,法治才是。

“为了实践“三不朽”,他们可以赴汤蹈火,可以精卫填海,可以飞蛾扑火,虽九死而无悔,虽入狱而无憾,何况是微不足道的外放、降职、丢官。正因为有了他们,中华精神、道义、风骨才代代传承。

“真正让人生燃烧的,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问题。

“有些人,生来就不是做路人甲、路人乙,跑龙套,当走卒的,他们是浩瀚银河中心最耀眼的星光,是迢迢远山深处最清冽的甘泉,是无垠沙漠尽头最丰美的绿洲。

“宋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新境界,是宋代风流的完美呈现形式。

“如果说宋代之前一个典型中国人的梦想是:农夫,山泉,有点田;那么宋代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就是:商人,进城,有点钱。

“真正的良师益友,一定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大凡君子,不是没有小心眼,而是不被小心眼左右罢了。两人之间,尽管政见不同,但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强国富民;尽管针锋相对,但没有人身攻击,始终彬彬有礼;尽管势不两立,但私谊犹在,仍旧惺惺相惜。他们的变法之争,纯属君子之争。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