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史上最难抢票季” 按倒狂飙的“黄牛”

2023-07-07 09:24:1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近期,随着演出市场回暖,各地演唱会呈现井喷式增长。而随着演唱会愈发火爆,令人深恶痛绝的倒票黄牛也重新活跃起来。多数演唱会门票开售“秒没”,众多粉丝抱怨根本抢不到票的同时,黄牛党的朋友圈却在加价卖票,粉丝戏称当下是“史上最难抢票季”。观众苦黄牛久矣,大量声音呼吁相关部门出手整治,拦住狂飙的“黄牛”。对此,多部门在近期联合开展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倒票专项整治工作,相关举措陆续出台,规章制度相继完善,市场乱象初步遏制。

严打倒票乱象

国内演出市场近期回暖,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监测,截至2023年5月底,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近9万场,票房收入超110亿元,接待观众2500余万人次。在演出市场如火如荼之际,倒票“黄牛”也忙得不亦乐乎。官方售票平台“一票难求”、加价购票应有尽有,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黄牛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可依法追究刑责。对于黄牛,必须重拳治理。近日有媒体报道,针对演出票务市场乱象,北京多部门联合发起打击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的专项整治工作,并制定《关于开展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黄牛”非法倒票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从票源管理、规范售票、现场执法、行业自律等10方面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

从整治效果来看,可谓“收获颇丰”。北京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对近期举办的8台19场热门演出进行服务提示和监督约谈提醒,严格票源、售票两环节管理,密切监测、限制和打击热门演出二手票非法高价转售倒卖行为。特别是在近期举办的“五月天”系列演唱会期间,北京警方在外围设立了打击“黄牛”指挥部,查获处理“黄牛”倒票人员57人。

另根据媒体报道,为全链条打击网络“黄牛”,北京文旅、公安、网信、文化执法等部门密切协助配合。5月底,相关部门发现外地一家电商向在京和其他省市群众高价倒卖热门演出票,非法获利2万余元。经查,该商户在微信群内发布收票信息非法购票后,通过二手平台和“黄牛”进行加价倒卖。6月2日,涉及北京的5名“黄牛”已被北京警方查获。

有数据显示,北京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及自行工作发现,截至目前共查获处理“黄牛”倒票人员143人。北京的雷厉风行,无疑给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瞄准“黄牛”七寸

“黄牛”手中大量票源又来自何处?有从事过“黄牛”的相关人员曾对媒体爆料,“黄牛”的票源有一部分来自主办方的“赠票”,主办方将票赠出后,“黄牛”第一时间从获赠方手中购票,掌握大量票源。此外,个别主办方甚至直接将部分门票交由“黄牛”来售卖,以此提高利润。

尽管为了针对“黄牛”行为,一些演出公司和票务平台推出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进场还需刷脸认证。但“黄牛”依然肆无忌惮,有网友称,虽然演唱会有一证一票的严格实名制规定,但有的票务平台售出的门票可以被转让一次。许多“黄牛”钻了这个空子,借机兜售溢价门票。甚至有“黄牛”用一批身份证买完票,然后再带到现场帮助买家刷证入场。以至于演唱会结束后,出现了大批观众找“黄牛”还身份证的“奇景”。

针对此种现象,北京文旅局召集公安部门、文化执法部门、演出行业协会、热门大型演唱会的演出举办方及其授权的票务销售平台等单位组织座谈,对取消门票售后转赠环节、允许退票等票务政策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措施、问题影响进行了研究。随后在近期的热门大型演唱会,有关部门指导演出举办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实名购票制度,落实公开明示制度和明码标价规定等措施;二是取消线上销售平台转赠环节;三是制订完善合理的退票政策。在演出协会指导下,演出举办方、授权的票务平台共同商定可退票时间段、退票手续费收取标准等。

据相关报道,该措施执行后,对“黄牛”来说是一种震慑,此前已经售票的在京举办的某热门大型演唱会有50%以上的票被退回,退票均第一时间回到门票池重新出售。据演出举办方和其授权的票务平台研判,被退回的这部分票源极有可能是被“黄牛”用其他身份信息抢到手的,由于取消了票务平台转赠环节,“黄牛”无法更改门票的身份信息、再次高价出售,只能选择退票。

保障“后悔权”

北京取消线上销售平台转赠环节,对于遏制“黄牛”倒票效果明显,但对于依然可以转赠的其他地区或其他演出,依然存在倒票风险和牟利空间。相关部门指出,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发生转让行为的网上二手交易平台上“黄牛”身份不易甄别成为治理难点。

毕竟消费者正常的退票权利也需要保障,一场演唱会售票数量巨大,难免会存在一些因意外情况而带来的退票需要。不能因遏制“黄牛”而让正常消费者“躺枪”,消费者的“后悔权”理应受到保障。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目前对网络平台上究竟是个人转让交易还是“黄牛”倒票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从规模和体量上来判断,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大重点网络平台监测,落实查找突出线索,相关机构平台也要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发现线索,遏制苗头。

此外,“黄牛”倒票近年来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尽管相关部门已督促票务平台优化功能,堵塞技术漏洞,但因线上“黄牛”人数众多、虚拟空间难以追踪等因素,对于存在于互联网的大量“黄牛”,仍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清查。

有分析指出,随着演出市场恢复,文化执法机关和公安部门等都在积极履行属地责任,保证票务市场稳定,但线上票务服务存在跨地域、跨空间性的特征,许多存在“黄牛”交易的票务网站与演出发生地不在同一个区域。有建议称,应由高层级组成跨地区协调机制,部门之间、地域之间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异地监督执法难的问题,维护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可见,整治“黄牛”注定是一场长跑,需要各级文旅部门和演出活动的举办方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强化购票实名制,加强演出票务运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促进演出票务公平交易,挤压“黄牛”的生存空间。其实当初火车票“黄牛”也曾泛滥一时,不过在严格的实名制等实招落地后,火车票“黄牛”逐渐烟消云散。相信只要监管严格,整治力度持续加大,演出门票销售市场的天空会愈发清朗。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