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新学期开启,很多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或许已经遇到“学生心理评测”。这本是一次帮助学校和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机会,但“家长代劳”完成评测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随机采访了济南几位家长,他们或是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或是怕学生的评测结果出现“问题”,因此主动地帮孩子进行测试。
总之,很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真实情况就这样被掩盖。在如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愈发受到关注,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家长应有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未来而言,家校通力合作,帮孩子阳光向上成长,其实比一纸分数更为重要。
学生心理评测愈发必要
开学季开启,全国多地学校纷纷进入新学期。许多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开学后,学生除了要交暑假作业,还要面对开学的第一个测试——心理评测。该评测一般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行为、情绪、认知和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测的方式主要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如智商测试、情绪稳定性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些也会评估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适应性,如与同学、教师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此外,学习适应性评估也很常见,评估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如学习策略、学习计划、学习自我监控等。
学生心理健康评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记者梳理发现,全国不少地方明确了开学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的工作安排。比如,江苏盐城、广西玉林等地都要求开学后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四川成都市教育局也联合市卫健委明确秋季学期全员心理监测总体安排,分批分段科学安排秋季开学心理测评。
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方面,会有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厌学情绪等;在人际关系方面,会有与同学、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沟通障碍、冲突、被欺凌等;在行为方面,会出现如攻击性、多动、违纪等。更有数据显示,眼下的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在走高,其潜在危害不仅是影响学习的问题,还可能导致生命的流逝。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今年5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要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要达到60%。
“家长代劳”不可取
只有掌握了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或干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如此看来,心理健康评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不过在部分学生家长看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没有考试成绩那么重要。这也就导致家长对心理健康评测并不重视,甚至出现近期许多媒体报道的“家长代劳完成学生心理测试”的情况。
有分析就指出,一些家长担心让孩子参加心理测评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就“主动代劳”,打开链接的是家长,打开平台的是家长,接受测评的是家长,最终截图上传家校群的也是家长。所谓的“学生心理测评”,结果学生反而没有参加。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在接受测评时,会“故意造假”,也就是说明明知道孩子在某个心理测评题目中的答案可能存在问题,却填写了没有问题的选项。
济南学生家长王惟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碌,很难关注到孩子的情况,对于此类心理测试,“考虑到孩子学业任务已经较重,咱当家长的能分担就分担。多数情况都是自己完成测试,‘交任务’了事。”
学生家长许先生则表示,对于心理评测“造假”,也不能全怪家长,“可能是真不了解孩子内心所想,也可能是怕测试结果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确实会有家长不如实填写评测内容,但也多是出于为孩子考虑。”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则就无法对学生心理发展进行有利引导和干预,这其实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家长和学校积极沟通,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才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可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抵抗力,促进身心健康。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这其中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只有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共同支持和帮助孩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班主任李熹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