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让AI教育教出“未来”

2024-06-28 10:52:4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当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迭代升级之快令人瞠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旨在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如何让AI(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中小学教育,也成了未来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拥抱AI时代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数字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毕竟,教育数字化是中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学习型大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必然变局与新机并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此前表示,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我国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旨在通过基地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以中小学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课程为主要依托,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指导,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3月,教育部又发布4项行动助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在如此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始主动融入AI教学。例如,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基于人工智能的听说系统融入了英语课堂;在浙江,Pepper机器人走入大中小学校;在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建设有天津市第一个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功能完备的STEAM实验中心、3D打印教室、机器人探究教室等;在福建,教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学生兴趣点和知识薄弱点,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在这些地方,AI辅助中小学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创新。

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我国大有铺开之势,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AI技术发展迅速,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例如,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图像识别技术的精度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此外,数据是AI应用的基础,但目前AI教育的数据缺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缺乏高质量、全面的数据会导致AI系统的训练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优化。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便是师资问题。教师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挑战、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虽然很多地区学校积极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但培训多针对教师个体的能力培训,未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不过针对此问题,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启动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先行探索,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试点工作已成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机制建设、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迎来更多的机遇。而在这条新赛道上,各国也已经开始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写了《K—12人工智能课程:政府认可的人工智能课程图景》报告,描绘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的全球图谱。奥地利、印度、韩国、比利时、卡塔尔等国家已经开发出了政府核准和实施的人工智能课程。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等国家正在研制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这些课程既有覆盖小学至高中所有年级的,也有只覆盖其中一个或两个学段的。

AI到底该教啥

说到“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也是如今备受关注的话题。此前曾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缺乏全国统一的系统化、专业化和实用性的人工智能教材,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快速,教材内容、教材设备的更新也应尽量同步,才能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技术接轨。

“在小学阶段,可以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人工智能在处理问题时与人类的差异,帮助学生简单掌握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应是未来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向。”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李熹说。

针对这一问题,多地也在不断探索,教育部2022年印发《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课程内容。深圳2023年公布《深圳市义务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纲要》,梳理了适合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的人工智能知识模块,总结了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提示。

有分析指出,未来的中小学,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随着知识获取越来越容易,“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或将被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竞争力。要让孩子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面向未来,成为更有竞争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新人类。充分利用通用大模型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进行升级,建设多学科智能教师助手,优先从数学、科学、信息科技、语言、心理等学科入手,赋能因材施教,助力“五育”并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与高质量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