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最近,连续的寒潮预警下,我省气温骤降。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心肌梗死风险就增加2%。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记者采访发现,近日各大医院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急性心梗的患者。心梗致死率高,因此拒绝心梗“找上门”,相关部门、医疗机构、患者个人都要做好预防,筑牢这张“护心”网。
气温骤降心梗患者增多
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心梗,又叫急性心肌梗死,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心梗发作时,心脏供血被中断,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供血,轻则带来心脏功能损伤风险,重则引发心脏的电生理紊乱,引发室颤,心搏骤停危及生命。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贵才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心梗发病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且有明显的季节发病特点,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都是心脏病的高发时段,其中,急性心梗是最危急的一种。“仅我们科平均每月就能接诊二三十名心梗患者,冬春季会更多,这两天就有接连2名急性心梗患者就诊。”
作为济南市老年病医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接诊的更多是老年患者。李贵才表示,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心梗的高危人群,日常要特别注意预防心梗的发生。
“对老年人来说,药物预防很重要。”李贵才表示,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必须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服药,不要随意停药,并且一定要定期到医院来复查。在生活预防方面,寒冷是诱发心肌梗死的致命因素,天冷要注意保暖。“因为人体突然处于寒冷的刺激中,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也会相应变慢,出现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在饮食上,李贵才提醒老年人要吃些清淡的,多吃蔬菜,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此外,规律的休息、不熬夜也很重要。
李贵才还特别强调了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他表示,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显著增加。同时,情绪激动还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原本已经存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情绪激动时往往会伴随呼吸急促、过度换气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被打破,影响心肌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长期反复的情绪激动,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因此老年人日常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喜大悲,减少因此而引发心梗的可能性。”
警惕心梗不典型症状
据介绍,心梗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发生心绞痛,有濒死感、压迫感,可持续5分钟至15分钟甚至更久。很多人误以为只有胸痛、胸闷才是心肌梗死,其实不然,临床上也有部分心梗患者没有明显疼痛,或者疼痛症状不典型,比如胃痛、肩颈疼痛、牙痛、偏头痛等,容易被忽视。
“门诊上经常遇到这种心梗患者胸不疼别处疼的情况,前几天就有一个牙疼的患者,到口腔科就诊甚至还拔了几颗牙,但症状并未改善,最终确诊为心梗。”李贵才表示。有统计显示,我国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为非典型心梗。“非典型心梗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胃痛,还有头疼、后背疼痛、胸闷憋气、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这些非典型心梗症状易被忽视,一旦拖延,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李贵才提醒,很多因素都不可控,例如年龄、性别、遗传等,但是生活还是有可控的部分,例如生活习惯和用药以及急救知识等。尤其是三高人群的身体,血管比较脆弱,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和血糖,遵医嘱按时服药。出现相关症状要加强鉴别,不要拖延等待,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电一张网”助力胸痛中心全域化
对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等高危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抢救,保住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各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已大大缩短了这类患者的救治时间。在山东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之初,就采取了成立国家首个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制定山东特色的建设标准、发挥专家团队的带动作用和注重质量控制管理等措施。经过多年发展,一批国家级胸痛中心通过认证,更多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的出现,起到了缩短患者的总缺血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建立则是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胸痛救治、打通胸痛救治的“起跑第一公里”的根本。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日趋严峻,山东老年人占比逐渐增高,农村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而心肌梗死更是危及百姓生命的急危重症。通过“心电一张网”,把远程心电数据实时传递,打通心血管疾病筛查、监测、预警、120转运、治疗通道,把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高效连接起来,实现了上下联动诊疗,将抢救时间、抢救场景再向前推进一大步,大大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见到医生的时间。数据赋能,为急性心梗病人抢出更多“黄金时间”,“心电一张网”为胸痛全域化提供了助力。
今年初,天桥区在济南市率先启动了由区卫健局牵头,涵盖辖区省市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等五级医疗机构的“心电一张网”建设工作。10月8日,槐荫区“心电一张网”建设推进会暨第一批签约仪式举行。济南市区县级“心电一张网”建设的落地是全省打通生命通道“第一公里”的缩影。
“心电一张网”项目的不断落地,实现了基层群众就近开展心电图检查,市县级医疗机构提供实时、高效、精准的远程心电图诊断,以此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补齐基层医疗机构无专业心电图设备及无专业医生的短板,提高高危病人的诊断率并早期准确处置,减少并尽量避免漏诊及延误,缩短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真正做到了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提升全民心梗急救知识
减少心梗悲剧发生,不能只靠医疗救治,更要提升全民的意识和急救能力。11月,济南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师们格外忙碌,四期群众性红十字心肺复苏(CPR+AED)公益培训班密集展开。除了基本的胸外按压,AED设备的使用也是培训的主要内容。据了解,AED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在发生心脏骤停之后通过电击除颤,迅速恢复心跳,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救命神器”。此前,很多经过培训的救护员就在路遇心梗倒地患者时用应急救护知识成功挽救生命。
如今,人人学急救,了解心梗等病症的院前急救技术成为“流行”。近日,济南市中区红十字会“救”在“益”起应急救护公益培训月活动启动,市民对该活动月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咨询报名人员与日俱增。对急救知识学习的热情,得益于系列活动的普及。以济南市为例,今年暑假开始的“暑期百场万人学急救”活动,济南市通过“急救夜市”“急救地摊”等方式,让红十字专业救援人员给现场普及急救知识,同时,通过日常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让急救知识的普及成为可能。
了解心梗、预防心梗、学会心梗急救知识,各方努力下共筑护“心”网,让更多人安“心”过冬,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