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国内 > 内容详情

看见 | “阅”向未来

2024-12-26 17:40:5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2024年,国内图书市场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据统计,在出版市场转型影响下,虽然本年度首月全国图书零售实现了市场规模同比双增的“开门红”,但截至第三季度,全国图书零售码洋较去年同期仍产生了3.69%的降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图书出版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在各出版商家全方位布局下,图书出版逐渐转向深层次、多元化发展,此举恰好迎合了读者阅读口味丰富多变的现状。此外,各类书展的举办与众多阅读推广精彩活动也让全民阅读逐步深化、落地。

非虚构“霸榜”

临近岁末,豆瓣、京东等各大平台的图书榜单相继揭晓,这些榜单中,无论小说诗歌还是历史文化,无论社会纪实还是人文思想,从国内到国外,从虚构到非虚构,各板块均有佳作涌现,大众读者的阅读“可选项”逐渐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榜单在进行排名时均有其独特的考量与“基调”,在彼此叠加互鉴中,共同反映出中国图书市场的整体偏好。

日前,豆瓣读书发布的2024年度图书榜单,显示本年度读者对非虚构写作兴趣较为浓厚。所谓非虚构写作,即以现实元素为背景所进行的写作,榜单上较有代表性的此类作品有《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我的母亲做保洁》《比山更高》三部,先后占据了榜单前三的位置。而榜单其余名次则依次由自传、小说、科学、历史、社科等分类占据。

其中,《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通过自身经历的书写,重新探讨了图书馆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引发广大读者对文化、知识等话题的广泛讨论;《我的母亲做保洁》则把目光聚焦在一位保洁员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中,彰显了普通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比山更高》则深入攀登者这一特殊群体,从他们的言行与经历中见证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三者占据榜单前列,充分显示出读者群体对社会生活的关照与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流量加持

另一方面,在主要依据图书零售情况进行排名的京东图书畅销榜总榜中,文学小说仍然一骑绝尘,成为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学种类。其中,借助电视剧的强势“流量加持”,李娟出版多年的长销书《我的阿勒泰》在今年一举登顶,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史铁生《我与地坛》、刘慈欣《三体全集》等常年畅销的作品同样不出意外地榜上有名。

而在京东新书榜,入选作品则较往年更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既有用可爱漫画形式解码明清历史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4·明末清初篇》,也有讲述中国院士传奇人生故事的《国之脊梁》,更有网红博主的“跨界”作品,如渤海小吏的《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无穷小亮的《解闷儿》等。

值得一提的是,马伯庸新作《食南之徒》同时获得了豆瓣读书小说类第一、京东图书新书年度畅销榜单第二,收获了口碑与销量的“双丰收”。记者了解到,该书以岭南小吃为载体,通过幽默诙谐的笔触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写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济南书博会交易额近10亿元

2009年,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自此以后,一场书博盛宴与书香山东、书香济南的相互奔赴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的7月26日,济南迎来了为期四天的第32届书博会,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书博会也是连续在济南举办的第三届书博会,此种情况尚属书博会历史首次。记者了解到,以“悦读齐鲁书香中国”为主题,本次书博会力求打造出了一场“全民书博会”“数智书博会”“绿色书博会”“高效书博会”,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出版成果,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从《复兴文库》《儒藏》,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本次书博会现场,来自全国数百家出版社的1000余种精品图书集中亮相,整场展会达成总交易额9.8亿元。除了全国各地的海量图书以外,众多新场景、新应用与新技术也在书博会现场先后亮相,如“智慧化数字导览平台”“数字阅读展区”等展示区域,“天空书城”元宇宙数字展馆等,实现了图书出版行业的“破圈”和“融合”。

图书市场呈现新活力

与本届书博会类似,一众规格高、规模大的图书展销活动无疑成为了图书出版领域的年度盛事。来自天南海北的出版商与读者齐聚一堂,在购书选书之余,或分享书业动态、或交流阅读感悟,提供了图书行业的鲜活实践。今年,国内两场重要图书出版盛会也双双迈入“整十”之年,长期以来,它们深度联结地区资源,为图书市场持续不断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其中,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于今年6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吸引了近30万人次入场参观。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与国际化的展会布局中,本次图博会主题“深化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未来”得到了生动呈现。

记者了解到,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一带一路”“新质生产力”……大批彰显中国声音的主题出版物通过本次图博会走向世界,而聚焦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华传统饮食、服饰、武术、建筑、中医等主题的图书也成为版权交易的热点。近年来,中国主题图书输出数量逐年增加,输出地区也从欧美国家逐渐扩大到拉美、中东、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真正做到了用精品图书讲好中国故事。

而在上海,被誉为历届中“可玩度最高、松弛感最强”的第20届上海书展同样引发了一股购书读书的热潮。相较传统的实体图书消费,本届上海书展更看重体验性消费的重要潜力,活动主办方与各出版社也提供了诸多书展“新玩法”,各种符合年轻人趣味的文创和盖章服务层出不穷。此前据报道,有读者在书展现场花费5小时狂盖180个章。此外,诸如老字号品牌开设的非遗拓印、以“书籍制作”为主线设计的亲子研学等均在不同层面上拓宽了书展的边界,让阅读的内涵更加丰富而立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