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实习生 潘云博
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宣布,我国将正式实施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帮助居民科学管理体重,降低慢性疾病风险。在此背景下,全民健身热潮迅速升温。但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在这期间,健康消费领域的新痛点也随之浮现。
“如果我知道所谓的‘获取更多专业建议’就是打减肥针,我一定不会充值会员服务”。近日,山东商报“天天3·15”消费者维权站接到济南市民肖女士投诉,表示薄荷健康APP提供的会员充值服务与描述不符,要求退费也遭到了品牌拒绝。针对肖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于近日展开了调查。
“专业建议”
变身减重药物推广?
“我想在减脂期获得更专业的运动和饮食指导,所以很愿意为健康买单,但充值会员后才发现这就是个‘骗局’,薄荷健康只是一味地向我推荐司美格鲁肽这类减重药物,连会员服务中的用餐推荐很多都是AI生成的图片,会员服务毫无价值。”肖女士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平台客服要求退还会员费用,但遭到了拒绝。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肖女士类似的投诉并不在少数。在黑猫投诉平台,很多消费者都表示在充值薄荷健康APP会员后,并没有获得宣传中所提到的“专业建议/方案”。
“宣传页面展示可以制定健身计划和食谱,充值后发现会员权益很不合理,给出的食谱更像是系统随意匹配。”“会员服务就是在给自己增加负担,一顿让我做四个菜”“以前的薄荷健康不是这样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减重药、减重针的引流平台,我愿意为会员服务付费,是想要更健康科学的减脂方法,而不是购买药物。”黑猫投诉显示,截至发稿,与薄荷健康相关的投诉已接近800条。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会员服务缩水”“平台卖药引流”等讨论已成为围绕在薄荷健康周围最大的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薄荷健康创始人马海华成立上海薄荷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薄荷科技”),如今,薄荷健康已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食物、营养和饮食领域,提供包括APP、健康食品、订阅制会员服务、健康内容等在内的健康综合服务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薄荷健康的注册用户达到1.6亿,其中年活跃用户在3000万以上。
平台推送处方药
被质疑违规宣传
肖女士提到的司美格鲁肽是什么,又用于治疗哪些疾病?记者了解到,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和慢性体重管理,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从而有效降低血糖。同时,适用于BMI≥30的肥胖患者,或BMI≥27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成人,药物形式主要包括皮下注射与吞服。
从肖女士向记者提供的录屏视频来看,在薄荷健康APP内,点击主页面的“获取专业减肥指导”后,系统便会自动访问名为天津薄荷生活综合门诊部互联网医院(以下简称“天津薄荷互联网医院”)的链接,继而跳转到GLP-1类药物专场推荐,其中就包括诺和盈司美格鲁肽、诺和泰司美格鲁肽等四种GLP-1类药物。而在薄荷健康APP“减重中心”页面,也存在“新一代减重药物——穆峰达替尔泊肽”“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的宣传推送。
记者从相关律师处获悉,依据国家《广告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包括司美格鲁肽在内的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且应当显著标明“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面对众多消费者投诉与质疑,薄荷健康如何看待;在APP内推送处方药又是否涉嫌违规宣传?近期,记者向薄荷科技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该企业并未给出相关回应。
记者梳理时间线发现,最初,薄荷健康的战略核心为“科学减重、健康减重”,自2024年3月起,薄荷健康开始频繁发布减肥药的相关内容,还曾发布过一条标题为“号称‘减肥神药’的司美,还是新一代‘送子观音’?”的视频,但该视频最终因违规无法查看。2024年,薄荷健康还将微信公众号的口号更换成了“医学减重,就用薄荷健康”,但目前,该口号再次更改为“体重管理,就用薄荷健康”。
专业人士:使用司美格鲁肽需严格临床评估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还发现,在薄荷健康APP,购买处方药并非一件难事。
当记者以就诊人身份访问购药页面时发现,薄荷健康并未做到严格收集、核对首诊病历信息,就诊人无需提供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临床诊断报告或证明,仍可以进行复诊并获得电子处方。天津薄荷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流程也较为简易,几秒钟即可获得电子处方,付款后便可选择将药品邮寄到家。
“当时我也试着操作了一番,发现想买到这些处方药是很容易的,平台没有严格的审核流程,购药者填写虚假信息,同样可以购买到处方药,如果药品在市场随意流通出了问题,平台应不应该负责任呢?”面对薄荷健康的处方药推广,肖女士也提出了质疑。
那么作为处方药,开具司美格鲁肽都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金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处方药,使用司美格鲁肽减重,必须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医生进行肥胖临床评估,符合适应证才可以用药。
扬大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慧也曾表示:“无论是‘减重版’还是‘降糖版’司美格鲁肽,都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和使用。即便是体重超重人群,在就诊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诊断评估,才可能获准用药。”
同样,国家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第十八条及二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时,接诊医师需要留存就诊人首诊病历信息等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其二,处方药物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处方,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严禁以商业目的进行统方。
薄荷健康是否建立了有效机制核验用户首诊记录;若用户因填写虚假信息导致医疗事故,平台又是否具有完善的责任追溯机制?面对上述疑问,薄荷健康亦未能做出回应。
同时,记者也致电了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在得知记者采访诉求后,通话被挂断。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天津薄荷互联网医院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主营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等业务,目前由薄荷科技100%持股。
品牌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
除了向用户推荐饮食与运动建议,营养食品也是薄荷健康一大核心业务板块。薄荷健康介绍,薄荷生活是薄荷健康旗下的科学轻食品牌,以现代营养学为核心,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满足当代消费者对于营养均衡、健康美味的品质追求。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薄荷健康在淘宝、抖音店铺的粉丝数量均超过百万,自有品牌sku达到200个,其中单价上千元的“全餐系列”全网销量接近3000万。
但就在近日,一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反映,在电商平台购买的薄荷健康双浇青稞面出现了发霉变质的情况,多次联系品牌后问题仍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还有消费者表示,其于2025年3月在薄荷健康线上旗舰店购买薄荷健康家全麦欧包,在食用时发现了疑似木屑或竹片的异物,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未就赔偿结果达成一致。
记者关注到,早在2018年10月,薄荷科技就因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被行政处罚9万元;2023年6月,薄荷健康网店销售的“低脂锅巴”也因涉嫌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0.6万元;2022年,天津薄荷积善互联网医院也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后被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