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千慧
随着房地产市场服务需求的日益精细化,房产中介行业正面临关键性的变革。近日,从7月1日起,上海链家宣布将试点全新的“房客分离”服务模式,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消息一经发布,“能否消除中介套路”“买卖双方该信谁”等热议话题,便登上热搜。据悉,不同于传统“一肩挑”的服务模式,该试点将经纪人分为房源端与客源端两大团队。部分房产经纪人专注房源维护,负责核验产权信息、更新房屋动态、为业主制定销售策略,其他房产经纪人则聚焦客户需求,提供选房、带看、议价等全流程购房服务。“从购房者晒出的精准需求匹配案例,到业主担忧的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再到从业者关于责任界定的争论,这场模式变革引发的不仅是服务流程的重构,更折射出房产中介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的必然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
“房客分离”模式启动试点
买卖双方中介“各为其主”
近日,上海链家正式推行“房客分离”服务模式。自7月1日起,上海链家在全市16个区、超1500家门店同时启动这一全新模式的试点工作,覆盖徐汇、浦东、静安等核心区域,涉及2万余名房产经纪人的业务调整。据了解,此次试点并非仓促之举,而是上海链家经过长达半年的市场调研与内部研讨的成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上海二手房市场平均成交周期已拉长至70天,购房者平均看房次数从去年的8次增加至12次,服务需求愈发复杂化。“我们通过对多组客户的深度访谈发现,超五成的业主认为经纪人对房源的专业分析不足,超七成的购房者抱怨匹配房源不够精准,这是我们推行新模式的核心动力。”上海链家一工作人员杨洋(化名)透露道。
据了解,在传统的房产中介服务中,经纪人往往需要同时兼顾房源端与客源端的工作,既要维护众多房源信息、与售房业主沟通协调,又要应对大量购房客户的咨询与带看需求。这种“双边代理”模式下,经纪人精力分散,难以深入满足买卖双方的个性化需求。而上海链家此次推行的“房客分离”模式,将经纪人明确划分为房源端与客源端两大团队。房源端团队主要由店经理组成,他们的工作重心转向对房源的深度维护,不仅要仔细核验产权信息,确保房屋交易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还要定期更新房屋动态,关注房屋的实际状况,如是否出现新的装修需求、小区环境有无变化等,并及时反馈给业主。同时,房源端经纪人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周边类似房源的成交数据,为业主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策略,包括定价建议、推广方案等。
实际上,上海链家此次推行的“房客分离”服务模式并非行业首创。早在几年前,深圳的多家头部房产中介机构就已开启类似实践,率先在经纪人职能分工领域展开探索。2021年起,深圳中原、贝壳等企业在南山、福田等区域的数百间门店试点经纪人团队拆分,将业务划分为房源维护与客户服务两大板块。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试点门店的房源成交周期平均缩短了25%,客户满意度提升30%。其中,某大型中介企业在福田区的试点数据显示,房源端经纪人通过定期举办“房源品鉴会”,邀请设计师为老旧房源提供改造方案,成功将挂牌价平均提升8%,且成交速度加快;客源端经纪人则通过建立“购房需求动态跟踪表”,实时更新客户家庭结构、通勤路线变化等信息,精准匹配房源成功率从45%跃升至70%。
服务模式利弊引发热议
不少业主期待更专业的服务
随着上海链家“房客分离”模式正式试点推行,这一打破行业传统服务框架的创新举措,便在房产中介行业与社会各界引发热议,相关讨论热度持续攀升。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注意到,“上海链家房客分离模式利弊”的话题阅读量在48时内突破5亿,衍生出的“房客分离能消除中介套路吗”“买房卖房该信哪头经纪人”等子话题也相继登上热搜,累计互动量超800万次,成为了不少业主参与的讨论热潮。在这些话题的评论区,记者注意到,有购房者晒出与客源端经纪人的聊天记录,称赞其“只聊需求不催单”;也有业主贴出房源端提供的房屋评估报告,感叹“比自己更懂房子价值”。但质疑声同样尖锐,有网友翻出试点首日的投诉截图,直指经纪人对于“房屋漏水历史”表述矛盾,呼吁建立更严格的信息核验机制。
在济南,不少市民同样密切关注着“房客分离”模式的动态。随后,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当地业主,他们对于这一模式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模式挺好的,有专门的经纪人负责我的房源,感觉既专业又放心。之前一个经纪人要同时照顾很多客户和房源,很难对每一个都做到细致服务。现在有了专属的房源维护经纪人,希望能更快地把我的房子卖出去,而且价格也能更合理。”市民李尧提到,他希望房源端经纪人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市场动态和定价的专业建议,帮助他在卖房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然而,也有部分业主表达了一些担忧。“虽然有专属经纪人听起来不错,但我担心如果我的房源不是特别优质,会不会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毕竟经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们可能会优先推广那些更受欢迎的房源。而且这种模式下,我和买家之间的沟通会不会变得更复杂呢?”市民李鲁南表示。
除了来自购房者的声音,房产中介行业的从业者也对这一模式表达了不同看法。“以前一个人就能从头到尾跟进交易,现在分成两个团队,很担心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如果客源端经纪人带看后,房源端经纪人觉得客户诚意不足就消极配合,那交易根本没法推进。”一位从业多年的经纪人王炳金表示。但也有年轻经纪人持乐观态度,“传统模式下,一个经纪人要对接几十组房源业主和购房客户,信息处理量巨大,很容易顾此失彼,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对我们新人来说,不用再同时处理繁杂的房源和客源,能更专注学习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反而有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试点效果逐渐开始显现
或将在更多城市推广
在业主与从业者围绕模式优劣展开多元讨论的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模式的设计逻辑与落地细节,记者专门联系到上海链家的一位运营工作人员。他表示,公司推行“房客分离”并非简单的分工调整,而是基于对市场痛点的长期观察。从深圳试点的经验来看,专业化分工能显著提升服务,但也切实需要解决协同效率、责任界定等问题,而上海此次试点在机制设计上已做了针对性优化。针对担忧,公司已设立双重机制,一方面建立“房源维护星级考核体系”,将每套房源的带看量、更新频率、业主满意度等指标与经纪人绩效直接挂钩,杜绝“重优质房源、轻普通房源”的情况;另一方面开发业主与买家信息的交互平台,允许业主在系统内查看买家核心需求,并通过经纪人通道实时传递议价反馈,确保沟通效率。
“截至目前,上海链家试点门店的房源平均带看量提升了35%,部分优质房源的成交周期缩短了20天左右。”工作人员补充道,新模式下,经纪人在单一领域的服务时长将增加40%,预计房源带看转化率可提升35%。目前,链家已完成覆盖2000余家门店的系统升级,并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项培训,力求通过专业化分工打破行业服务瓶颈。记者了解到,随着上海试点成果逐渐显现,部分城市的房产中介行业开始关注这一模式。例如北京,由于二手房市场规模庞大且房源类型复杂,当地房产中介机构计划在借鉴“房客分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此外,在机制借鉴上,济南有望直接引入“房源维护星级考核体系”,并结合当地市场特点,对考核指标进行微调。
“‘房客分离’模式通过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符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市场调整期,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和业主的需求,也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有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房客分离”模式,看似是房产中介服务的一次分工调整,实则背后指向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房地产行业正从粗放式的资源竞争,加速迈向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深耕阶段。这不仅是应对市场存量时代的必然选择,更是整个行业服务理念与运营逻辑全面升级的缩影,预示着未来房产中介服务将朝着标准化、定制化、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单边代理模式在信息安全、服务定制化、交易效率提升、权益保障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和中介机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