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塞罕坝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三代塞罕坝务林人的接续奋斗,这里建造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8月,他来到这里考察。
一代接着一代干,终把荒山变青山。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的这片百万亩林海,“它”和“他们”的故事,慢慢讲给你听。
[1962年恰逢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刚从承德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赵振宇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塞罕坝。与此同时,包括22岁的赵振宇在内,一支由369人组成、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场建设队伍迅速组建,奔赴了在当时还是一片荒漠的塞罕坝。]
关键词:值得
讲述者: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 赵振宇
我是1962年来到机械林场的,正好我们那年也是毕业生,机械林场又建立。当时想法就是早点参加工作,没有说什么多大理想。刚来的时候满山光秃秃的,看着挺荒凉的,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这么困难、这么艰苦,气候这么恶劣。
这地方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3.5℃,边下雪边刮风,叫作“白毛风”。下的雪在空中风的速度一大一吹,雪片就变成沫沫了,你要是不好好把脸捂住,就得形成冻疮。我们夫妻两人都在林场工作,那时候我们的孩子也没有幼儿园,都是让老百姓看着。我们的二丫头掉到火盆里了,把胳膊、胸脯都烧焦了。直到现在疤瘌都没净,还是觉得对子女有亏欠。现在回忆过去,想着真“傻”,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但是也感觉无怨无悔,要没有这种过程,这林子也起不来,值得。
[今年57岁的于成做“望海楼”瞭望员已经20年了,妻子王少贤也早早就跟随着丈夫来到了这里。防火责任大如天,塞罕坝人常说,“望海楼”是林场的眼睛。而对于成夫妇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家。于成的父亲是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当年父亲栽下的林海由自己保护,而如今,于成的儿子也成了第三代塞罕坝务林人。]
关键词:坚守
讲述者:塞罕坝第二代务林人 “望海楼”于成夫妇
那会“望海楼”那条件,两扇木头板门,晚上睡觉的时候风把木头门咣就给刮开。冬天太冷了,我们睡哪儿菜睡哪儿,要是不放在炕上,第二天早上起来都冻得当当硬。我们当时为了省水,一天就用一碗水洗脸,之前洗澡是太奢望了,现在洗澡是太平常了,现在也有网络了,咱们国家的电视哪个台都能收到,特好。
这地方就是寂寞,我们的工作不管条件好还是不好都很苦,24小时之内你只要是上来就没有闲着的时候。15分钟一次往值班室报,有火情还是没火情,报平安,一天光打电话就19个小时。晚上他值班,白天我值班,这是你的职责,就必须做到。
我们的两个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养大的,我们俩就算是没管。儿子当兵回来以后就转到这林场了,但闺女说我看你们受这苦不想回来。
[1989年出生的邹建明是地地道道的“林三代”,自幼听着祖辈造林的故事长大,但幼年时父亲常常因工作忙不回家,邹建明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恨父亲。长大以后,邹建明渐渐理解了父亲,也意识到了护林责任重大。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邹建明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护林的“接力棒”。]
关键词:接续
讲述者:塞罕坝第三代务林人 邹建明
我小时候对我父亲其实不是特别理解,他工作忙起来大概一两个月都见不着一面。我母亲有一年把胳膊摔断了,我当时也就六七岁。有一次我特别想吃馒头,我妈当时说,我这一个手也不能给你蒸,然后我妈就哭了,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哭,直到后来我有工作,有家庭了,才能体会作为一个林场家属当时多心酸,确实挺难,顾得了工作顾不了家。
其实大学的时候我还没有考虑要回这边来,但是当时我选修了一门课程叫《林学概论》,老师在第一节 课上举的例子就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一个林场娃,我心里十分震撼。我出生、生活在这,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爷爷、父亲和众多一代人二代人栽种下的。我们在治沙保护好这片林海的同时,更需要的是能够让它永续地发展传承下去,我觉得这是我们第三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监制丨申勇
策划丨史伟 卢心雨
记者丨卢心雨 贾林 潘毅
摄像丨凌枫 路一鸣
制作丨辛宇晨 令文芳
航拍丨郭永良
统筹丨张晓鹏 刘建昌 闫伸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