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眼界周刊】网络心理咨询治心还是伤心?

2020-11-29 09:06:4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学习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情感问题多……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需要精神和心理健康疗愈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多。

相比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由于其各种便利性而备受推崇。但是,网络心理健康服务中所存在的乱象,也不应该被忽视。这个行业有广阔前景,也就更应该在规范、监管等方面尽快完善。莫要让消费者的心理,不仅没有得到疗愈,反而再次受伤。

说说心病那些事

一个人的健康,不单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其实更为重要。而在以往,人们往往忽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甚至对心理问题难以启齿,从而讳疾忌医。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而且心理健康问题更有年轻化的趋势,因学习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呈增长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心理健康服务在近年迎来了爆发增长期。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上的心理健康服务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频出。网络上心理健康咨询、亲密关系修复、陪伴倾诉倾听等都成为了商机。如今,想要得到心理健康服务并不难,线上渠道非常多。

据了解,当前市场上相关服务主要有3种类型。

首先是“线上医院”,其实就是把线下医院搬到了线上。由第三方平台或专业医院运营,精神专科医生在线为用户提供咨询、药品续方等服务。这类平台上的医生绝大多数资质齐全,规范性强,并且平台会清楚标明收费标准和咨询量、反馈等,患者还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复诊。

其次是一些商家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的“收费内容”,多以付费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调节干预课程等形式为主。这些内容之中,大多为舒缓情绪方法和“心灵鸡汤”,与医学疗愈无关。至于效果如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再次则是“收费服务”,商家提供线上陪伴倾诉、哄睡叫醒等“轻”心理服务。形式基本是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下单,随后由工作人员联系到顾客,根据要求计时聊天、哄睡陪伴等。

看看乱象有多多

当一个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而行业监管又无法及时跟上,那么乱象也必然会存在。其实心理健康服务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商家借助了新平台,再利用监管的滞后性,钻了市场的空子而已。

就网络心理健康服务而言,乱象主要在以下几点中体现。首先是从业资质问题,一些商家鼓吹自己的“名师”具有美国职业教育学会颁发的“ACI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证书等。

但平台上各种假证书泛滥,一般消费者难辨真伪。近日便有一起案例,武汉市公安局通报了一家野鸡“情感咨询”机构。警方现场查获了20多本虚假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实际持证员工仅一人。该公司对外宣称的私人定制情感挽回方案,实为通过网络抄袭、拼凑而来,有统一模板,受骗“客户”多达数百人。

其次是套路骗钱的现象多,新华社就曾有调查称,某些网络写手胡编乱造“心理舒缓宝典”、一些博主炒作“心理调节课程”“付费内容”其实没有任何专业性。还有平台自诩“亲密关系修复”,忽悠情感受挫者高价“量身定制”情感挽回方案,纯属骗钱。更有所谓情感陪护“挂羊头卖狗肉”,“软色情”犹如“精神毒品”等等。

再次是维权问题难解决,近日新华社就曾报道称,有多名咨询者投诉一个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账号。投诉者称,该机构在与咨询者因咨询效果发生纠纷后,以曝光咨询者隐私为由要挟咨询者继续交钱。还有咨询者表示,自己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心理咨询服务,随后被所谓的“咨询师”公开了各种隐私聊天记录。

想想监管从哪抓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互联网平台开办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谁来监管、如何监管的问题。有专家就表示,网络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有广阔前景,但目前正规医院网络医疗服务力量投入不足、相关线上服务诊疗与服务缺少标准、商业平台服务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应予充分重视。

专家们普遍认为,受限于现实条件,医院很难自建自营网络服务平台,未来“商业网络平台+专业医院”是大方向,但是对从业门槛、资质、收费标准等细分领域的行业标准必须尽快制定规范。有专家提出建议,认为心理咨询属于广义上的治疗行为,从业者应有相关资质。而一些倾听服务和心理缓解咨询活动虽非医疗行为,但也应要求对从业人员实现平台后台实名制。

线上心理服务犹如“乱麻”,网络平台难辞其咎,理当“清理门户”。有专家建议,平台应加强相关从业人员资质审查核实、披露备案,同时需要建立真实有效的用户评价机制。“平台把好入门关,不能任由虚假宣传‘横行’。另外,对有特定严重犯罪记录及恶习的,应限制准入。”

此外,对一些平台上打着心理健康幌子的“软色情”信息,平台负有法定监管、清理义务,如为流量或短期效益“视而不见”,则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尽快针对该领域完善监管规范,加强治理力度。

听听媒体咋评说

网络心理健康服务乱象亟需整治,不少媒体也聚焦于此。《人民日报》就发表评论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同,药物干预更涉及医疗范畴。有关部门有必要明确其中的界限,网上心理服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稀里糊涂。消除“模糊地带”,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承受煎熬的心灵呼唤专业救治。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必要的医疗干预)必须恪守治病救人底线,不能钻进“钱眼”。

《光明日报》则指出,任何行业乱象的治理都有成本,并且要讲究时机。过早的话,可能会抑制创新和市场自我发育的空间,过晚的话则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大大增加治理的难度和成本。而当下,网络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对之进行规范和治理,可谓恰逢其时。当然,要提醒的是,鉴于目前的行业现状,每个个体在选择此类服务时,还是需要多个心眼,避免被随意“割韭菜”。

《澎湃新闻》评论称,心理咨询衍化出的“情感服务”应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纳入健全的管理。鉴于有些机构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也就不能简单地归为行业治理,而应将其看做是网络诈骗的一部分。需要公安机关积极介入、主动打击,共同守护安全的网络空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