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在追求和实现以及确认文化自信方面,侠义精神依然有着它的当代意义。上月,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最新历史短篇小说集《十侠》正式出版。书中,作者将侠客们置身于著名历史事件中,通过10篇侠客故事,梳理中华民族绵延两千多年的侠义精神脉络。新书上市,邱华栋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发布会,讲述写作和侠客的故事。
10篇小说讲述10位侠客的故事
《十侠》中,包括《击衣》《听功》《绳技》等10篇小说。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讲述了各具特点的10位侠客的故事,比如《击衣》篇,写的是春秋晚期刺客豫让的故事;《龟息》则以秦代为背景;《易容》从王莽新朝的覆灭衍生出来;《刀铭》取材于《后汉书》,写东汉;《琴断》重写了魏晋名士嵇康的故事;《听功》以唐太宗李世民换立太子事件作为叙述的线索,取材自《旧唐书》;《画隐》来到了宋徽宗时期,写的是一个关于画的故事;《辩道》和蒙元时期忽必烈召开的一次佛、道两家辩论有关;《绳技》想象了建文帝败于燕王朱棣后究竟下落如何;《剑笈》的背景是乾隆皇帝让纪晓岚编修《四库全书》,部分情节取材自《古今怪异集成》。这些故事的叙述各有腔调,或活泼,或苍凉,或清逸,或悲壮,写出了“侠”的不同侧面。
谈起新书创作缘由,邱华栋称,要回溯到自己的中学时代。初中时,自己的语文老师黄加震,也是一位武术教练。于是,在学校学习之余,邱华栋也会跟随黄老师练习武术,没想到作文常常100分,武术竟也练得不错。“去年,黄老师80大寿,我突然发觉我也50岁了。我想是不是该写一本书,重拾15岁时的梦想,也算送黄老师一份小礼物。”
交流中,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形容邱华栋是一位“创作力特别活跃,作品题材跨度大,甚至可以一年出三部小说”的作家,是被“垂爱的作者”。读者十八公也称赞邱华栋“是一位多面手,语速快,动感十足,描摩的武侠世界肯定光怪陆离,别具一格,但又不离历史的脉络。”
写小说已逾35年,邱华栋表示,自己不喜欢被认作是一位一成不变的作家。他认为,写小说,应该具有创造性而不应服膺于定论。所以,为了保持写作兴趣,会经常换换手,“左手写了当代的,右手就写历史的,也许以后还会尝试科幻小说。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我的变化。”
写作不需要作者去想太多
出生于1969年的邱华栋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12部,发表中短篇小说200多篇,出版小说集、电影和建筑评论、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100多种单行本。创作量丰富,创作题材广泛。谈起对写作的认识,邱华栋表示,写作,自己也是按照兴趣来的,“人可能有很多潜能需要自己去激发。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就像每个人身上都存有某种侠义精神一样。我个人来讲,则是兴趣广泛,如果对什么感兴趣了,就会比较热情。我认为我现在恰恰是需要收一收,要再单纯一点,再凝视一点,因为有时候写作也是需要凝视、需要孤独、需要更专心一点的。写作的时候,人是不需要想那么多的,作家靠修炼的本能在写作,所以,不要去想太多。我在写的时候,是从很小的出发点出发的。我写豫让的故事,我就想豫让怎么这么傻,属于中国文化的青春期干的傻事,因为青春期很容易犯小错误,豫让也是中国文化的青春期才出现的一种人。包括荆轲刺秦,不是有一个人说把头割下来,让他拿着它去找秦始皇吗?能够做这个事情,把命给你让你去做成一件事,这事只有中国文化的青春期能干成,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特别的一部分,积淀下来,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实际上,侠义精神在当代的重现也体现在很多人的身上。”
《中国武侠小说史话》作者,作家林遥远表示,《十侠》的10篇小说,是侠客在“江湖”和“庙堂”间的激越长啸,是武侠小说历经数次嬗变之后,复归“原侠”宗旨的书写。它的作者非普通的武侠小说作家,文本叙事脱离武侠小说程式化的写作,着重追求人物内心世界和处世行为的变化,为未来武侠小说的创作,探索出另一种可能性。
谈起新作,邱华栋说道,《十侠》确实是一部中国武侠小说,“我想这本小说,能否在中国武侠小说的大树上增加一片小叶子。”
当然,同时,《十侠》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短篇小说集。邱华栋坦言,写作短篇小说很难,这次是因为自己想尝试一下短篇小说集本身的艺术控制力,“我们说写作,它最根本的东西,首先是它的语言是否能让读者看完第一句后接着想看第二句,如果能够读下去,说明这篇小说就立住了。我想如果我写这样一本短篇小说,可不可以也有点意思?另外,我也读了很多的历史书籍,我认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的历史,这里面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我们中国的作家应该汲取其中的营养,创作出一些新的东西。”
用文字复活“侠”的精神
《史记·游侠列传》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侠义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在追求和实现以及确认文化自信方面,侠义精神依然有着它的当代意义。在邱华栋看来,侠义精神在每个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体现。在当代,也有它的新的变化。进一步延展,如我们常说的除暴安良,在今天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则指担当、信义,“这可能和基督教社会里的契约不太一样,和美国市场经济下,大家都要签字,做成一个个合同也是不同的,它指的是一种较高的道德要求,即某种承诺。其实,当代有很多此类的很有意思的演化。”
在新作中,邱华栋把侠士放在著名历史事件中,想象历史的细节,赋予人物以温度,复活了“侠”的精神。因此,《十侠》也被称为是“邱华栋在武侠小说历经数次嬗变之后,复归‘原侠’宗旨的书写”。
将人物放置在各个著名历史事件中,回归历史,使之浮现出中华民族绵延两千多年的侠义精神脉络。尽管书写了历史上多个朝代及其历史事件,但邱华栋表示,自己依然认为当下挺好。至于10篇故事中,哪个故事写的最过瘾?对此,邱华栋则表示,对作家来讲,每一个作品都是自己的“宝宝”,“10个小宝宝,我都喜欢。因为都是我的产物,只是有的是3年前写的,有的是刚刚写完的,时间不一样而已。整体来讲,这本书对我个人来说是还可以的,在我自己的创作履历里边很有意思,也希望读者喜欢。”
此外,《十侠》中,有一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有一些人物是虚构的,当被问及“如果再做一个补录,还有谁要添进来”时,作家坦言,这真的很难,“刚才我脑子已经闪现着金庸笔下的人物了,他们都挺厉害的,郭靖,挺好的,还有小龙女等。我不知道以后再写,能不能写这样一个人物留在大家的心目中。其实,我写这部小说还有一层意思,也是想向中国文学伟大的传统,武侠小说的传统致敬。虽然我很微薄,但也算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朱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