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从今年3月1日起实行。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很多老师看来,教学中的“惩戒教育”是必要的,规则的出台,明晰了教育过程中的惩戒边界,但对大多数学校来说,这就是一把悬而不用的剑,不会轻易使用。
纠偏
江苏淮安阳光中学高三某班级一学生带手机到学校被发现,班主任要求他交出来被拒绝,于是班主任很生气,在教室内狠狠地打了学生两巴掌,后被批评停职;江西九江庐山市第二中学一物理老师因学生起哄对其拳打脚踢……近年来,因教育惩戒引发的教育事件频频引起各界争议。涉事老师确实情绪冲动,方式过激,但冷静下来回看整个事件,也却有“熊孩子”上课起哄、不服管教等行为在先。
去年12月底,经过多次审议,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个由教育部“撑腰”的法规,一方面赋予教师以合理手段管教学生的权力,避免“不敢管也不愿管”的问题;另一方面则约束教师管教学生的行为,明确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等7类行为。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规则还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
采访中,不少学校老师都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存在,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先生手中的戒尺消失了,老师们对学生的约束性管教也越来越少。“奖励、表扬式的教育要鼓励,但不是全部,缺少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在现在很多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动辄就会被扣上体罚、变相体罚、冷暴力等帽子,导致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愈发束手束脚,这其实是不利于教育发展的。”省城一高中负责人对记者说。
《规则》的出台,可以看作是教育上的一次纠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只不过需要合理的教育引导。这个规则明确了惩戒边界,给老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维护了老师的权益,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家校纠纷。更重要的是,也可以提醒家长,惩戒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思与行的警觉,为了更好地育人。”济南市爱都小学德育负责人何友猛说。
立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年新学期,爱都小学提出了“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规范就是让孩子知道标准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不能做的事情他去做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济南市爱都小学校长吕华说。如今都提倡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不能大声训斥孩子,但后来发现,光表扬是不行的,必须要让学生有规则和底线意识。
济南市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表示,对成年人来说,有法律的约束,而对未成年人,也要立规矩。“现在网络发展异常迅速,很多青少年会受其影响,产生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徐胜男说。另外,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心态十分脆弱,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有过激行为,如果不及时培养其规则意识,势必会对其身心发展不利,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徐胜男认为,教育惩戒具有其合理性,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加强对其理性认识,不能拿着这个教育部“撑腰”的规则肆无忌惮地使用。惩戒≠体罚,而是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惩之有法,引以为戒。
悬而不用
教育惩戒规则出台实施后,吕华第一时间研读了规则的详细内容。在她看来,对学校来说,这个“惩戒”就是一把悬而不用的尚方宝剑,在日常管理中,鲜有老师会真正使用。比如,规则中有一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学生违规违纪可采取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一般惩罚措施。实际上,很多老师都会转换方式,通过提问或者谈心等方式教育犯错学生,对于犯错较为严重,确需实施惩戒的个别学生,老师们也会单独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是在教室当众让其罚站。
惩戒有度
教育惩戒权给老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而不少家长也支持老师使用“教育惩戒权”,但得“罚之有度”,且要以“教育”为主要目的。
刘媛是一位“80后”家长,她说:“以前我们上学时,老师惩戒学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也较少有争议,这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有一种信任,许多家长也信奉‘严师出高徒’和‘不打不成才’。特别是一些男生的家长,每次见老师,都会主动说,孩子不听话直接打就行,家长们都支持。那时家长们都觉得老师实施‘惩戒’,哪怕行为过激,也都是为学生好。”
但现在刘媛自己做了家长,每当看到一些有关虐童、体罚的事件,她就会害怕,生怕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也支持老师使用‘教育惩戒权’,毕竟有些孩子确实需要严厉的纠正,适度惩戒对孩子有一定的震慑力。毕竟有时候在家里,家长气急了也会骂几句、打两下,但一定是因人而异,我家是女儿,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希望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也是差别对待,以言语教育为主。”刘媛说。
另外,不少教育管理者还呼吁,社会上应该加强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缓和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矛盾,让符合教育规律的事自然发生。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