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眼界周刊】应“极”能力考验城市

2021-08-01 07:29:1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我国北方多省份因台风“烟花”而紧绷神经,各地对此次可预知的强降水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其中,不少地市提出“弹性工作制”和调整上下班时间,让市民减少出行,地铁也要“该停就停”。这样的措施指向精准、建议明确,体现了一种当断则断的应“极”能力,值得拍手称赞。

为“弹性工作制”叫好

台风“烟花”的影响已经减退,回过头来看,此次对于“烟花”过境的地区,面临的考验还是十分严峻的。自“烟花”登陆开始,相关地区就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预警,各地相关部门也采取多项措施,力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其中,不乏一些亮眼之处,例如在济南,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7月30日前相关教育机构停止教育教学活动,7月28日至7月29日各企(事)业单位调整上下班时间,上午推迟至10点上班,下午提前至16点下班。再例如北京市则建议市民减少出行,避开积水路段,远离河道和危险山区,并建议全市不涉及城市运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7月29日采取弹性工作制或提前下班,确保安全。

“弹性工作制”,其解释是:员工根据个人特性设计具有一定弹性的日工作时间或周工作时间的方法。是工作再设计的一种形式。旨在使工作时间的安排更好地适应员工个人的需求、工作习惯和偏好。使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会对员工产生激励的作用,具有减少员工迟到、降低缺勤率、减少工作时间干私事等优点。但对组织而言增加了管理难度。

面对极端天气,不管是机关单位人员还是一般市民,都希望听到来自政府部门明确的告知,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安排措施。明确提出弹性工作制和调整上下班时间,具有指导性意义,体现的是政府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踏实践行。要知道,在极端天气下如何出行,涉及的是个体自主选择,但更多的情况下,涉及外部不可抗因素,所以仍属于公共事务。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当断则断,该停就停,一切行为要以安全度汛为最高准则。

“烟花”有惊无险,对于“调整工作时间”这样的措施,民众纷纷叫好。有分析就指出,没有什么工作是不重要的,也没有什么工作是不能暂时放下的,这里边的一个平衡点就是能不能确保民众生命安全。暴雨红色预警已经发出,各机关单位就应该做到该停学的停学,该停工的停工,该停运的停运。某种程度上讲,果断叫停,本身也能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担当。尽管这中间确实可能出现停了、断了,却没有出事的情况,但这种谨慎恰恰是对民众生命的负责。

停地铁“宁可过一些”

“当车站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立即关停电扶梯、电梯等设施设备;调整闸机方向,引导乘客不要靠近积水区域;通知维修调度中心及排水集团,到车站出入口协助排水;安排安保人员到受影响的出入口值守并张贴通告。”这是在极端天气到来前,北京市下发的一份关于地铁安全运行的通知。

虽然进入“地铁时代”的时间并不长,济南在这方面还像个“孩子”,但在应对极端天气上,“济南措施”却十分科学完备。济南地铁提前研究制定应对防范措施:一是全面梳理排查车站周边低洼区域、在建工程连接部位、地铁车辆场段等区域的排水能力,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有效。二是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提前备足防汛物资,确保满足防汛应急需要。三是对可能发生淹水倒灌的车站通风亭、地铁出入停车场线路等设置预警标线,根据积水水位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四是建立快速处置程序,明确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先紧急处置险情,再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五是地铁公司加强与市消防等单位的应急联动,提前开展防台风防汛应急演练,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从如上通知和措施都不难看出,在极端天气面前,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地铁更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这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

随着轨道交通越来越重要,安全防范需要应对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是一种考验,其他的安全隐患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毕竟,在一个人员流动性极大、聚集程度极高、秩序维护要求极高的环境中,管理者面临的考验相当严峻,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应对。

多一点防范意识,多一点迅速处置,多一点应急响应,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救命的良方。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曾经召开会议要求,“紧急情况下,除特殊行业外果断停工停学停业,对城市地铁、隧道等要有保障群众安全硬措施,宁可过一些,该停就停、该封就封。”有分析认为,这里所说的“宁可过一些”,其实就是针对固有思维的一剂良药。在安全问题上,没有小事,也不存在什么“过一点”。此前人们常说,宁可万无一失,不可失防万一。这也是一种应“极”能力。

当断则断才能确保安全

有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法避免,但防灾救灾必须常备不懈、应时而动,要减少损失就得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极端天气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是要与时间赛跑。多地在极端天气灾害中争分夺秒提前预警、转移居民、及时救灾、恢复设施,都是在重要关头防灾减灾的关键之举。

国内各大媒体对于此番各地的多项应“极”操作都持点赞态度,新京报评论称,安全是“预防”出来的。弹性上班、提前下班、居家办公等,这些并不是难以做到的大工程,只要真正把老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统筹协调好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事宜。不要层层等命令,不要先撇清责任,不要宁肯看着民众在水中挣扎也无动于衷,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提高警觉,多一些担当。说到底,“当断则断”是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最宝贵的应急机制。

中国青年报评论文章指出,很多时候,决策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往往是因为认知能力不到位,兼以侥幸心理作祟,总想着“这事儿不会闹大吧”“年年下雨,很正常”,结果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很多人,包括城市管理者都会进入“想当然”的误区。以前没出过事,就一定不会出事吗?正常的巡检排查能够抵御极端天气吗?凡此种种,都有必要理清楚。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切实落实安全措施,真正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底线,也是归宿。

“弹性工作制”、调整上下班时间、地铁“该停就停”……这种当断则断,看到的是相关部门对极端天气的重视,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一种应“极”能力。综合治理,防治结合,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才能在极端天气下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