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深度周刊】蔡家沟村的彩色蜕变

2021-11-22 15:05: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郑晓彤 发自潍坊

潍坊诸城的蔡家沟是一个被人们遗忘在常山脚下的隐蔽村落。过去的年月里,蔡家沟人想要从这个衰败的边缘化村落里能寻找到的唯一出路,就是走出去。但如今,蔡家沟人却有了新的出路……

83岁的崔小女,嫁到蔡家沟已有大半辈子。午后闲坐在门口晒太阳的她,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表示,这是她做梦都没想到的事,“过去,遇到外村人,我们都不愿意说自己是蔡家沟人。现在好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慢慢回来了……这几年的蔡家沟,可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村中,艺术家们在院墙上绘制了名画《拾穗者》

张破和村民们一起修缮村落

曾经的山村

蔡家沟,是山东省诸城市常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全村152户,世代农耕。

88岁的村民梁作均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作为土生土长的蔡家沟人,梁作均也时常感叹过去的艰苦,在他笔下记录着更为形象的蔡家沟旧貌:“蔡家沟行路难,前面四个蘑菇顶,一条大岭在后边,上岭如爬山,生人要是走这路,得跟山羊学几年。”

在蔡家沟人的眼里,过去的蔡家沟是个又穷又破的地方。

83岁的崔小女,是嫁到蔡家沟的“媳妇”。她告诉记者,现在充满生机的蔡家沟,在过去,却是一个大家谁都不愿意提起的地方,“我们出远门的时候,别人问起,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蔡家沟人,在外人眼里蔡家沟就意味着穷、破。”

艰难岁月里,崔小女与丈夫孕育了6个孩子。6个孩子大都幼时夭折,仅剩的一儿一女,也因受够了地头上的苦,早早地离开了家。一年到头,夫妇二人也难得能见上儿子、女儿一面,“路不好走,我也不愿意他们回来,能在外边立住脚,是件不容易的事。”

五年前,老伴走后,崔小女拒绝了子女带她去城里生活尽孝的心意,留在了蔡家沟的老屋。“人老了,总想留在老地方。日子没啥盼头,守着老屋,活一天算一天。”崔小女说,她做梦都没想到,数着指头过日子的她,竟然还能见证一场巨变,“活了大半辈子,我从来没想过蔡家沟能来这么多人,有这么大的变化。日子,变得有盼头了。”

村民们在村子里写生

张则英在自家画室里画画

焕发色彩

冬日里,阳光驱散了寒意。红、黄、绿、蓝、紫、黑,浓重的色彩覆盖在山村的角角落落。沿着村中的鹅卵石大道,直通村内。村巷间是规整的石板路,错落的青石阶,漂亮的彩绘墙,斑斓的枯木桩……村里晒太阳的老人,玩闹嬉戏的孩童,偶见还有三两个手上带着油彩的农妇。这里,一片世外桃源之景。

2017年,这个被遗忘的小山村走上了翻身路。这一年“艺术植入乡土”的艺术扶贫方案被当地政府重点推进。从村内的基础建设,村居环境,到人文气息、艺术氛围,这个小山村的每一项都有了“质”的飞跃。

村民王树国说,曾经走了几十年的泥泞村路,成了雨后都泥水不染的石板路,曾经无人居住的石屋土墙,成了游人打卡留念的观光点,“如果我不是见证了这一切,我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2017年底,蔡家沟艺术试验场联合发起人之一、艺术家张破率先入驻村里,在后窗通风的土屋里,张破度过了他在蔡家沟的第一个年头,“村民们都觉得我们这些艺术家只是来玩玩,很快就离开了,很多人都低估了我们的决心。”

“在外人看来,这里充斥着贫穷,但我却在这里,看到了有山有水的韵味,于荒芜中见生机,这种荒芜也实现了我们创作上的突破。”张破说,从2017年底,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艺术家陆陆续续地聚集于此,摄影、装修、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领域的艺术创作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破壳而出。

这群艺术家的入驻,让断壁残垣有了色彩,让村里的一切有了新生。从最开始的艺术家墙绘,到后来艺术家和村民们共提画笔,渲染村落,色彩点燃了这里。

艺术家在对墙面进行喷绘

“农村画手们”的瓦当画

艺术旅游

“不仅村子变美了,每个人的小家也变美了。”村头,一间“彩虹屋”前,穿着红色夹袄的张英正在门前清扫着木屑,她指着架起了铁架的大门说:“材料准备好了,工期也已定好,就在这儿开个小卖铺,装几个台柜,卖些茶水、零食……到时候也有了游人们歇脚的地方。”

排水管道规范入地、信息化全覆盖、全村推进旱厕改革,蔡家沟不断培育村庄文旅产业,以文旅引领乡村振兴,一改往日面貌,从一个老弱留守的“空心村”,成为了一个焕发生机、充满色彩的艺术文化村。

在这里,艺术家们找到了挥洒灵感的净土,朴实、纯粹的蔡家沟人也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乡土与艺术不断地碰撞,擦出璀璨的火花,万物也在其中孕育,村中曾经放置的鸟窝,有了归鸟,生活也有了盼头。

在今年的国庆期间,近万名游客涌入蔡家沟,在这里见证这个艺术文化乡村的崛起,拍照打卡,参观美术馆、画室、影院、古琴院,购买村子里的文创产品,似乎成为了每个游人到这里的固定旅游路径。游客王海霞说:“很难想象,一个小山村能够汇集如此多的艺术家,而且,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这里,村民们也是艺术创作的主力军。”

村中的一角

农民变艺术家

过去,村民张则英跟老伴臧启运依靠着种地,或到周围村子、果园帮工勉强度日。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70多岁的她会成为一个画家。但令张则英更难以想象的是,她会在自家小院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画室。

作为第一批跟随驻村艺术家习画的张则英,起初学画是为了每日补贴的几十元“工资”。从最开始并不主动地参与,到现在每日固定时间作画,张则英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带着张则英习画的张破说:“老人们进步都很快,从最基本的调色、构图,这些作为艺术生学起来都并不容易的事,到了老人们的手里,却能有新的解读。我们也发现,他们在无形中,也在慢慢形成着自己的风格和感觉。”

“原来就是种地,荒山薄岭,全是靠天吃饭。”张则英说,当她拿到第一笔画画的收入时,她感动得落泪,那一幅幅见证着她从土地里走出来,焕发新生的水彩画,真的给了她无尽的力量,“曾经觉得艺术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在,我觉得艺术就是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

在蔡家沟,像张则英这样从土地里走出来,走向艺术创作的村民越来越多,绘画、剪纸、年画、雕塑、音乐,在驻村艺术家们的带领下,村民们探索着更多的可能。

互相滋养

如今,作为最先入驻蔡家沟的艺术家张破和他的伙伴们仍定居在村中,与村民们朝夕相处,教村民们习画、指导村里的艺术改造、开展艺术创作,忙碌且收获着。

在蔡家沟生活的这几年,张破也收获了一份别样的归属感,村民们过年的时候,画年画、贴窗花,这些都保留着乡土的原汁原味。张破说:“作为一个搞艺术创作的人,难免有些理想化的东西,在这里,我看到了朴实的村民们和乡土生活的烟火味,它们滋养着我的创作,也成为了我创作的一部分。”

11月11日,张破在朋友圈更新了最新动态:“冬天降临在小山村,但这并不影响内部的温暖……68岁的孙秀香、69岁的祝淑芬、58岁的臧小丽、74岁的张则英,她们作了新画,她们超越了程式化的农民艺术,关照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化和状态,我作为画了几十年画的艺术家,为之汗颜。但我也深深地意识到诸城蔡家沟村的中老年妇女们有着绝顶的聪明和勤劳,我们有责任帮助她们再次参与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实现劳动方式的转变。”

只是个开始

在蔡家沟美术馆里,展出着驻村摄影家王涛拍摄的多组蔡家沟村改造前后的照片,那些定格在照片里的断壁残垣与如今绚丽的艺术小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的泥泞村路变成了鹅卵石大道,村巷雨雪天难以落脚的坑坑洼洼小路,变成了干净、宽敞的石板台阶,曾经破败的石屋、土墙变成了极具蔡家沟特色的石文化原生驻地,张破说:“不管是在艺术家,还是在村民们眼里,这些变化都只是个开始。”

凛冬降临,游人开始散去了热度,但小村中的孕育和创作从不停歇。村民绘画室中,“农村画手们”一手握着调色板,一手上色,色彩就在指尖流动。而在自己工作室中忙碌着的张则英告诉记者,这个冬天她要蓄力,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等待春天的萌生。

走在宽敞干净的青石板上,随处可见的错落院墙上,各种3D立体的彩绘,栩栩如生。那些捆在草坪旁的枯树桩,在色彩的装饰下形成了别致的景色,这个冬天,整个村子似乎都有着有别于寒冷的温暖,是村民们创作的热情,是驻村艺术家们燃烧的灵感,也是这片土地上蓄力着的春天。

走在蔡家沟,随意问及一位村民是否知道艺术家张破的住址,都会换来村民们热情的带路,一位村民说:“艺术家在我们村子里,大家都知道。他们不只是给我们带来一门手艺,一幅墙绘,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关注。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曾经不愿提起自己是蔡家沟人的经历已经成为了历史。”

从艺术到产业

像张英一样,忙着进行房屋改造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自家门口开起的小酒馆、小饭馆、乡村民宿,让蔡家沟人看到了新的出路,远在外地打拼的村民将房屋出租也能有一笔收入,这是过去,他们所不敢想象的。

在村中的文创馆里,村民们的作品被制作成了一件件文创产品,在扎根当地的艺术特色中,创立了属于蔡家沟所特有的文创形象,从习画室获得每日收入到每件作品成为收入的一部分,蔡家沟人在政府牵线、企业拉动中,用双手和勤劳,走上了乡土文化与旅游文创相结合的道路。

张破说,除了村中的墙绘、艺术场所,他们还将继续推动艺术创意集市,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到蔡家沟的文化建设中,在这里形成一个聚集地,让村民们在创作与乡村发展中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

现在,乡村小酒吧、剧场小舞台、共享观影室、农家餐厅、驻村民宿、乡村面包坊、乡村图书馆、百工传习馆、古琴馆、美术馆等艺术场地在蔡家沟生根发芽。

以蔡家沟为核心,东山坡餐饮、西山坡艾灸、东皇庄国学、沈家沟国画、小展村年画、李家庄子石雕等特色文化旅游周际村悄然兴起,蔡家沟艺术文化旅游试验的大格局正逐渐形成,蔡家沟人在这座充满文旅气息的村落里,探索出了一套扎根本土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