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眼界周刊】守护孩子的 “舌尖健康”

2022-05-22 07:57: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孩子们的“舌尖健康”一直备受重视。不过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不断丰富,家长对孩子的“爱”却促使“小胖墩”群体不断壮大。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忧心忡忡并指出,儿童肥胖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其实很容易存在隐性营养不良。因此,如何改善儿童青少年膳食质量,引导广大青少年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非常值得探索与讨论。

“小胖墩”仍在增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一个超重肥胖,2015年这一比例为18%。

孩子们为何容易发胖?一份数据或能解释其中缘由。《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2022)》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膳食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制品、大豆及制品摄入不足,烹调油盐摄入量高于膳食指南推荐。这份数据并不难解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外食、外卖越发普遍,油炸、肉类、高辣高盐食品大比例占据互联网餐饮,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量相对全人群偏高。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最近一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6至11岁儿童在外就餐率为69.7%,比2010-2013年增加了15.8个百分点;12至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率为84.6%,比2010-2013年增加了15.1个百分点。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喝饮料达每天1次及以上的比例为15.5%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身高跑不过体重”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专家指出,2002年至2017年的15年间,以我国城市16岁男性为例,其平均身高增长3.9厘米的同时,体重增长了14.8斤。

“进入新时代,我国食物种类和数量得到极大丰富,食物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与此同时,老百姓对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认识不足、知识不足,吃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隐形饥饿严重,超重肥胖快速增长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营养相关慢性病低龄化发展,居民尤其是学生体质提升任务依然艰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2022食育中国高峰论坛上说。

国家出手为孩子“减重”

肥胖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研究表明,儿童变身“小糖人”,多是肥胖惹的祸,有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肥胖者在成年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约24倍。

有专家指出,肥胖本身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查表明,多数“小胖墩”在能量过剩的同时,依然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专家分析称,由于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此外,肥胖也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专家就指出,超重肥胖会降低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后果严重的会导致被欺凌和低成绩表现。由于“小胖墩”更容易被贴上不勤快、不灵活、不爱运动、反应迟钝等标签,导致孩子不合群、抑郁等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往往更被社会所关注,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就提出了“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开出“药方”,倡导中小学生“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自我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避免高糖、高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

多方护航“花朵成长”

成年人的世界里,“减肥”一直是个热门却又令人犯愁的话题,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减肥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管住嘴,迈开腿”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做起来却无比艰难。同样的事情,放在自律能力本来就不如成年人的儿童青少年身上,难度更大。

既然减肥难,何不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就有专家提出“营养素养”的重要性,有研究显示,学龄儿童时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饮食行为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引导儿童青少年学习营养知识,有利于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促进终身健康。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就突出强调了学龄儿童食育教育,即营养素养、健康饮食行为培养。指南提出了具体、操作性强的营养建议,如怎样吃好早餐,合理选择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零食;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每日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活动和骨质增强型活动等。

其实细心就可以发现,健康饮食的观念现如今也正在逐步形成。众多饮料商家都开始打出“低糖”“无糖”牌,说明民众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多,毕竟商家对此最为敏感。此外,节假日更多父母选择带娃到“亲子农场”采摘新鲜果蔬;“烹饪课堂”进校园,让孩子们放学后变身“小厨神”。家庭、学校也正积极开展饮食教育,合力为孩子们营造健康食物环境。

此外,一些有关“食育”的尝试也收获诸多点赞,比如近期在多座城市开启的“知食小卖部”,这里的奶茶货架没有价格标签,却用显眼的字体写着:“一杯奶茶下肚,需要连续打扫2间教室、每间扫上30分钟才有希望消耗完。”更形象地引导孩子们对饮食进行均衡把握。

总之,相对于德智体美劳,营养素养培养和食育更凸显其基础性和紧迫性。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专家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在营养素养培养和食育方面双管齐下,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