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警界周刊】爱警母亲

2022-05-23 07:42:3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中国母亲对儿女牵挂的真实写照。在济南市高速交警支队民警王海龙的家里,最多的就是各种针头线脑,它们在一位65岁老人的手中上下飞舞,被编织成孩子身上的毛衣、围巾、帽子……这就是王海龙的妈妈,荣获2022年“全国爱警母亲”光荣称号的王东琴。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称谓。母亲,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坚强的角色。经历过6次化疗、15次放疗、两次癌症手术却永不言弃的王东琴,深刻诠释了人民警察母亲的大爱。

王海龙和他的母亲王东琴

千针万线手中走

出生军人世家的王东琴,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

王东琴的父亲在1942年抗战最艰苦时期入伍。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紧接着参加抗美援朝,跨过了鸭绿江。历经了十多年战争洗礼,她的父亲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集体一等功1次,个人二、三等功6次。对于王东琴来说,父亲的光荣事迹是她永远的骄傲。

受家庭影响,身为女孩的王东琴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希望长大后成为军中“花木兰”。初中毕业后,她便追寻着父辈的步伐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部队通信兵。服役期间,她在偏远的基层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困难不服输,迎战任务勇挑担,在各级通信任务保障中屡受表彰。在部队生活的淬炼中,王东琴不仅学习了多种本领,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使她在日后生活中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在部队中,王东琴结婚生子,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了孩子后,她向战友请教,学会了缝制衣服和织毛衣,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三十多年。从小,王海龙的毛衣毛裤、围巾帽子都出自妈妈之手,“妈妈的好手艺当时可是出了名的,每到换季穿新衣服的时候,周围的小伙伴儿别提多羡慕我了。”时至今日,谈起儿时生活,王海龙仍对母亲的手艺感到骄傲,“那是最幸福的‘妈妈牌’衣服。”

自幼跟随姥爷在部队长大的王海龙,感受着家庭环境的熏陶。小时候,他最喜欢听姥爷讲打仗的故事,每当妈妈问他长大想干啥,他总是一脸认真地回答:“当兵,当解放军!”

王东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

千思万虑心底留

王海龙12岁时,父亲因病撒手人寰。面对未成年的儿子,王东琴咬紧牙关,毅然挑起了既当爹又当妈的双重责任。

在母亲的呵护下,王海龙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考进了军校,像姥爷和父母一样,穿上了军装。他被分配到部队工作后勤奋努力,屡立功劳,荣誉证书攒了一大摞。

2015年,随着所在单位整编,王海龙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成为济南市高速交警支队的一名民警。

看着儿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王东琴也准备好好享受晚年生活。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儿子准备结婚的前夕,王东琴被查出患了癌症。

为了照顾母亲,王海龙推迟了婚期。白天,他在单位兢兢业业地工作,晚上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值夜。看着儿子奔波操劳,王东琴满是心疼。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她常常被病痛折磨得夜不能寐,却极力咬牙忍着不肯作声,用一个母亲的坚强承受着化疗难忍的痛苦。

王东琴说,抗癌期间,儿子就是她战胜病魔的动力。“躺在病床上,看着他在路口站岗执勤的照片,身上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一些;电视中出现他为群众出行安全忙碌的身影,感觉病魔也没那么可怕了……”王东琴动容地说,儿子的优秀让她感到自豪,也坚定了把生命延续下去的信心,“成百上千的药品和针剂我抗得住,冰冷难捱的放化疗我抗得住,漫长的治疗期我也抗得住,我要用最好的状态见证儿子生命中更多的精彩篇章。”

长达6年的抗癌路上,王东琴做过两次手术、6次化疗、15次放疗。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儿,她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身体开始逐渐好转。

千家万户的守候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港湾”。出院后,为了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常年生活在淄博的王东琴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搬到了济南。

乍一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城市,离开熟悉的朋友、熟悉的环境,让王东琴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即便如此,她也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未曾想,妈妈搬来了身边,儿子的工作却总是很忙,母子俩一个月也见不上几面。“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他在外执勤50多天;国庆安保在外执勤20天……”老人掰着指头细细数着。儿子从警以来,从没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每当阖家团圆的时候,王东琴却总一个人在家。“比起陪着我,保证高速公路的节假日畅通更需要他,守护泉城市民的安全出行也更需要他。”老人说,年三十晚上想孩子时,她就看看窗外夜色中霓虹闪烁,“城市平安,岁月静好,是孩子在用另一种方式陪我过年。”

省城疫情期间,由于工作需要,王海龙30多天只回过一次家,一顿饭没吃完就匆匆返回岗位。王东琴将孩子的战“疫”事迹编写成一条名为《儿子向前冲》的微信,发在了朋友圈中。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这条富含真情实感的微信从线上一直“火”到线下,让王东琴一下子成为社区“名人”。街坊邻里知道她有个在一线战“疫”的警察儿子后,有人热心宽慰她,有人给她点赞。“王阿姨,您的儿子辛苦,您也很伟大!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说。”就连社区网格员也专门联系到她。

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让王东琴备受感动。她开始主动参加社区活动,加入爱心志愿者行列:给社区孤寡老人包水饺、为山区的孩子织围巾……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她一样过得充实快乐。“儿子,我要把爱你的情怀放到温暖的大济南,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王东琴对儿子说。

作为一名警察母亲,她把炙热的爱给了更多的孩子,更把这份真挚的情谊奉献给了社会。正是有了一位又一位像王东琴一样无私的警察母亲,才有了无数温馨的警察家庭;也正是她们,为无数警察守护了心中温暖的光。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