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深度周刊】"货运人"在等着"瓶颈期"过去

2022-05-30 10:38:1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郑晓彤

52岁的王海霞经营着一家冷链运输物流公司,从业10余年的她在今年首次尝试拓展了周边城市的普通运输业务,“前段时间的物流单量都不足平常业绩的三分之一,着实是不好干,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寻找新的突破口。”

货车司机王传卫说:“我们知道现在物流行业只是面临着一个亟待打破的瓶颈期,所以我们也没想过离开,不管是我们的货还是我们的车都会坚持跑在路上。”

不希望运费涨价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以前每个月能发50单货,现在的话,能发到25单就算不错了。之前疫情严重期间甚至连10单货都走不了。”52岁的王海霞经营着一家专营长途冷链配送的物流公司,从业十余年的她一直有着“乐天派”大姐的外号,但今年却是连她都觉得是很“不易”的一年。

“不容易体现在方方面面。”王海霞表示,疫情之后,首当其冲的便是物流订单遭遇“滑铁卢”, “我主要做的是食品冷链运输,受疫情影响,不少源头厂商停工减产,订单量骤减,原本的老顾客也没了订单,我们的物流单也自然而然地下降。”

王海霞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伴随着订单量下降的还有涨幅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物流费用,“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利好物流产业,但事实上,我们为此忧心忡忡。”疫情防控期间,受制于运输线路、配送时间、油价等因素影响,物流整体成本上升,“像我们大部分是做整车物流,尚能配送,其他散单甚至无法正常下单。”

王海霞举了个例子,从潍坊发往哈尔滨单趟货费,价格在一万五千元左右,但疫情期间,即便运价上涨到两万,也不一定能完成全流程点对点配运,“能跑的车少,能上路的司机也少。”王海霞说。

记者了解到,4月全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下降2.9%,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回落。

业内反馈并非总是滞后的,部分大型物流、货运、快递公司“零底薪”成为标配,王海霞告诉记者,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都没单、“没活干”的无奈,“毕竟难做的不仅是我们一家公司,目前整个行业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人和货都跑起来才是物流

谈及困境,做了多年“车老板”(行话,是指拥有自己的货车并独立做物流的车主)的王传卫似乎更有发言权,相较于王海霞“不养车”,靠固定货单“信息费”来维持营收的物流模式,王传卫和他的伙伴们则是实打实跑在路上的物流人。

今年48岁的王传卫是临沂河东人,入行已有25年,一人一车,几乎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但就在上个月,王传卫却接连遇到了麻烦,“先是我和车被困在高速上了,后是走到哪被封到哪。在高速上下不去并不仅仅是因为堵,更多的是不被准许下高速。”

疫情之下,跑在路上的王传卫们便成了 “高危流动人群”。

“遇上管控严的城市,不管是通行证、‘双卡绿码(健康卡、行程卡)’还是24、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都不行,一律劝返。有时候被挡在高速口,下不去也走不了。”王传卫叹了口气说,他经常往湖北跑,“有的地方一下高速就被打上封条,我们司机的活动范围就仅限于驾驶室,所以下高速前,我们几乎都不敢喝水、吃东西,怕带来麻烦……我们也特别小心地做了防护,毕竟做的就是物流,风险摆在这儿,我们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只不过我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困在路上的也不仅是人。“空车被困顶多是接不了单,但是车上有货就不一样了。”货车司机陈正告诉记者,日前,他拉了一车发往哈尔滨的冷藏食品,因交通管制被迫封在了高速上,“其实,我也不怕困在高速上,但如果货坏了,那就太麻烦了。”不过好在最后,被困在高速上的陈正得到了就近司机和当地交警的帮助,“顺利地加了油,撑到了验货。”

货物滞留、延期配发,这对于整个物流行业而言,都是个重创。“车和人跑起来,才是物流该做的事。”陈正说。

从长途到城际

2019年,王海霞筹划开辟由山东到新疆的新单路线;这一年,“车老板”王传卫想购入一辆新“国五”货车,并请个新司机开辟业务和线路。这一年,货车司机陈正也在想着辞去物流公司的流动司机岗,养一辆属于自己的“大车”。

“还没等到2020年开春,我的新车梦就暂停了。”王传卫说,疫情突至,不仅打破了不少“物流人”的短期规划,也让他失去了“车老板”的光环,“过去能赚、能跑,被人喊一声老板心里还有些甜蜜蜜的感觉,如今被喊做老板,我总觉得不是滋味。”接不到单、日益增高的成本,甚至让王传卫的心里打起了鼓,“物流到底还能不能做了。”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高额的成本,年后,王传卫不得已卖掉了自己的两辆“国五”冷藏车中的一辆,并辞退了手下的一名“大车司机”,“卖出去的时候,我也心疼了很久,但没办法,不卖的话,我养不起车,也没单给司机做。”

“现在,拉单、开车、配运全靠我一人。在吃食上再节约点,路线选择上再压缩点,我也算勉强能维持收支平衡。”王传卫说,面临着考验,他和他的伙伴们也在探讨,寻找“物流”的新出路,“卖掉车虽然是下策,但这是现阶段降低损失的最好方法,毕竟我们都没有萌生过离开这个行业的想法。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车跑好,把手里的每一单做好,毕竟整体上都在回暖,企业复工生产,地方政策上尽可能地‘保供’‘保运’,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个好的信号。”

王海霞也告诉记者,最近她拓展了周边城市的普通配运业务,“从大单到小单,从大宗货物到小件商品,只要有单,我们有车,我们就干。”但每每接到一单时,她也总是要先做好防疫工作,从核酸到通行证,只要是她能考虑到的细节,都内化成为物流服务中的一项,“业务扩展很重要,提升服务也算是在摸索新的方向吧。”

重拾信心

王海霞表示,虽然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了物流行业很多的问题,但也让她看到了物流发展中更多的可能。

疫情有所缓解后,接单跑在路上的王传卫也已行至武汉,即将返程,“层层受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地缓解,单量慢慢地上来,运费也趋于稳定状态。”王传卫告诉记者,虽然经历过了一段艰难期,但他们都知道只是物流发展中遭遇的一个“小瓶颈”,“当我们选择重新上路的时候,就已经重拾了信心,毕竟这场属于物流重建、新生的硬战才刚刚打响。”

据悉,自4月起,国家对交通运输以及物流业存在的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通物流大动脉的堵点和卡点。记者也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1至4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随着各地保畅通、保生产、保民生各项政策加快落实,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受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物流需求有望改善,行业景气趋于回升反弹。王海霞说:“政策的保驾护航和行业的内在驱动力,给了我们底气,我们期待着物流更好地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