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议事周刊】曾经的“荒滩地” 如今的“希望田”

2022-06-28 09:31:0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杨子葶

上千亩河滩地,由于土地肥力不足、种植收益不多,大都多年撂荒,是村民眼中不值一提的“荒滩地”;而去年10月份以来,在这千亩河滩地上突然间出现了多台旋耕机和拖拉机,来回耕耘,清除杂草,这是山东省供销社对托管土地进行播种前的清理准备,经过整理的土地俨然已是一片“良田”。

这些耕地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街道刘七沟村北沿黄河岸边,从多年的荒地到如今的良田,其中蕴含了美里湖街道在做好“土地文章”方面的积极探索。

点赞“希望田”种植的西瓜

分类施策 适时出击

荒地整治进行时

去年以来,在美里湖街道办事处的多方联络下,山东省供销社在街道全面推广土地托管业务,对参与托管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村民按照“保底+分红”获得收益。彼时刘七沟村刚刚完成换届选举,新上任的村主任王兆才决心趁此机会将村北大片撂荒的河滩地托管出去。“一定不能让地这么荒着,太浪费了。”王兆才坚定地说。

说干就干,王兆才立刻带领工作人员对土地情况进行分析,上千亩的河滩地大部分撂荒,一部分土地被种上了树苗,还有一部分种植了玉米、花生等作物。对于撂荒的土地,大多数村民都支持将其进行托管来获得收益,因此工作的重心自然而然地来到了已经被种植了作物的土地上。

对于已经种植了作物的农户,刘七沟村“两委”工作人员一遍遍地向他们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和土地托管的优势,那段时间,工作人员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去农户家中进行交流,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断地努力下,土地托管业务逐渐成为了共识,大家纷纷同意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刘七沟村“两委”审时度势,在农作物即将成熟的9月份引导大部分农户签署了托管协议,这样既保证了已种植的作物能够正常收获,也使得托管方可以接续进行下一季作物的种植,保证了土地收益最大化。

试验田种上西瓜

因地制宜 科学种植

农业专家田间“把脉问诊”

经过村“两委”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大部分河滩地投入了托管业务,但临近10月仍存在十几亩土地未能签约,由于是机械耕种,不解决这十几亩土地的问题就不能保证下一季种植的顺利进行。这可急坏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马上与农户取得了联系,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这片耕地上的树苗未成材,找不到合适的买家,这才耽误了签约。知道这一情况后,村“两委”商议决定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经过多方奔走联系,他们为这批树苗找到了合适的买家,最终这十几亩土地赶在下一季种植前进行了签约,这也标志着刘七沟村北1025亩河滩地全部完成了土地托管。

曾经因为土地肥力差,作物产量低,近千亩的河滩地被扣上了“低产田”的帽子。可农业专家们表示,这片田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差,只要种上合适的作物,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就是一片良田。

经过专家指导,山东省供销社种植团队在地块西北角开辟了10亩试验田种植西瓜,预计今年试验成功后将推广至上百亩。其他地块采用间作套种模式,按照实际地形情况以二、三亩为一个网格间隔种植上玉米、大豆、红薯等作物,科学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目前在这片田地上每天都能听见各类农业机械的轰鸣,种植团队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土地整备,整备后的田地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曾经的“荒滩地”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希望田”。而接下来,这片土地将继续被规模化种植,产出更多高品质作物。刘七沟村也将以此为基础,积极投身美里湖街道“黄河五谷”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无人农场”等农业项目落地。

探索“四个一”工作机制

力促荒地变良田

美里湖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其中,9个村庄紧靠黄河南岸,占地8平方公里,一般耕地8700亩,其中基本农田6520亩。由于地处城郊接合部,多年来,村民在基本农田种树和农田撂荒的现象较为严重。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美里湖街道以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四个一”工作机制,辖区2600多亩基本农田清树任务基本完成,“一村一品一产业”取得初步成效。

“‘四个一’工作机制,即:规划一张施工图、组建一支工作队、开展一次攻坚战、引进一个新平台,全力破解‘树怎么清、地怎么整、粮怎么种’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美里湖街道共清理基本农田树木2600多亩,北王、蒋庄等6个村与山东省供销社合作,推行土地全程化托管近3000亩,推动规模化经营,随着大片荒地变成良田,美里蜜薯、高产值大豆、红高粱等不同作物分片种植。

目前,美里湖街道农田树木基本实现清零,但是因为常年种树,地力严重退化,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争取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的支持,下大力气建好水利设施,疏浚各类沟渠,为土地托管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彻底解决“水”的问题,确保耕作区旱能浇涝能排。

同时,积极探索长效推进机制,将耕地保护纳入村“两委”干部日常考核和负面清单考核范围,作为包挂科室评优评先重要依据。探索建立“田长制”,进一步加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管理,探索“月报账、季检查、年审计”的监管模式,并将其纳入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此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把做好“土地文章”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既要解决“清”的问题,也要解决“种”的问题。推动“一村一品一产业”特色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积极推动无人农场落户,打造集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医疗康养、民俗体验、文化创意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品牌,成为济南近郊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泉城都市田园综合体。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