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康养周刊】社区老年教育探索

2022-07-12 10:24: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伴随着当前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老年教育已经成为老龄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济南市常住人口920.2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3.7万人,占比19.9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9.5万人,占比14.07%。老年人对精神文化和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推进基层老年教育发展任重道远。日前,济南市中区推出“晚晴学堂”,实际上,面对更多社会资源和老年人需求,未来社区老年教育应有更多探索。

“晚晴学堂”开课,老年人家门口就能“上学”

  开进社区的“晚晴学堂”

  “首先我们穿针引线,将针双线纫双线用,穿针后两股线错开15厘米打结,然后将布的正面对折起来……” 6月28日,在刚刚被授牌的兴隆街道兴润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晚晴学堂”,第一课正在进行。“晚晴学堂”取自“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诗,寓有人间重晚晴,夕阳别样红之意,这是市中区委老干部局与市中区民政局携手共建老年乐学合作单位后在全市范围内首推的社区老年教育品牌。  

  据了解,“晚晴学堂”课程除线下观看外,还能够通过手机端自主观看,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晚晴学堂”设置在市中区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老年公寓等,为老年人线下集中学习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课程涵盖书法、花鸟画、烹饪、彩妆、运动与健康、摄影、茶艺等多个方面,共131节课程。

  供不应求的老年大学

  如今,报名上老年大学成为很多老年人退休后的第一选择。虽然有越来越多社会资源开始融入到老年教育中,但渴望充实生活,老有所乐的强烈愿望与老年大学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在省城济南,目前有两所公办老年大学主校,山东老年大学和济南老年人大学,均有30多年的建校史。近年来两所学校分别通过和大专院校、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等模式,来分流学员。尽管如此,对于日益增加的老人需求量来说,仅靠分校的支撑仍远远不够,每到招生报名时,老年人要上大学仍然要靠“抢”。 

  据了解,目前济南老年人大学开设声乐、舞蹈、美术、器乐、体育健身、戏剧、综合7个系、98个专业、1034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近3.2万人。近两年,随着新院区的建设,改变了之前场地有限,个别班级中午和周末也要上课的情况。根据需求每年还要增加几个专业,即便如此,老年大学专业依然供不应求。

  那么老年大学出现缺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业内人士分析,公办老年大学属于公益事业性质,其学费低廉远不能覆盖其成本。除了资金问题,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拓展。  

  实际上,老年大学没有停止对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以济南老年人大学为例,2016年该校开始探索指导各区县老年大学在社区开办教学点。目前,该校拥有千佛山(中心)和莱芜2个校区以及5所社会分校。在社区街道,学校还建成71个社区教学点和61个志愿服务点。截至目前,各教学点共开设20余个专业、近200个班次,免费派送200余名高水平专业教师和近百支志愿者队伍,直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教学服务2万人次;依托各志愿服务点培育孵化的老年学员志愿服务队伍达210余支。

  疫情下的掌上老年大学

  有些行动不便或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无法走出家门接受老年教育,他们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了在教学上做好应急预案,方便老年人居家学习,使老年人不出现“课荒”情况,掌上老年大学应运而生,这成为社区老年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  

  在市中区“掌上老年大学”,运用现代化手段,利用手机网络,提前部署筹划的线上课程上线,如今已开通一年,开发录制了书法、绘画、彩妆、盘纸、健身、烹饪等6个专业,125节课程(时长5100分钟),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公开,老年人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免费参与网上课程学习。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一切线下教学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更凸显了“掌上老年大学”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越性。自线下停课以来,工作人员每天从“掌上老年大学”视频库中挑选适合居家学习的课程推送到各班级微信群,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无缝衔接,提醒学员在居家应对疫情的同时积极参与线上教学。

  老年教育的未来探索

  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走进社区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但如何建设高品质的老年教育也不容忽视,这就少不了高校资源的配合。

  为应对老龄化,济南部分高校进行了涉老教育服务的探索。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纪勇介绍,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院校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开办了涉老专业,但这些高校对老年教育事业、与社会资源联合创新办学等方面探索不够。  

  为此,在今年的济南市两会上,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应以政策扶持、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支持有关高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推动高等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以市校融合、产教融合为支撑点,支持有关高校推动新型老年大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破解社会资源、高校资源共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的瓶颈;对标国际经验,举办国际国内老年教育专题论坛,为积极老龄化建设储备和培养后备人才。  

  与高校的合作,不少尝试正在推进。今年6月底,山东老年大学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挂牌设立“先锋服务1+N党建品牌共建基地”和“山东老年大学教师培训基地”,山东老年大学则挂牌设立了“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据了解,双方将以联合主题党日为起点,在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师资培训、课程共建、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更好地满足“新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济南,由相关高校牵头成立“济南市现代老年教育创新服务联盟”,联合相关高校、老年教育机构以及养老企业参与,正在开展济南市老年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期打造实干有为的“康养济南”建设团队。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