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四方舞台之上,木偶在表演者的操纵下,演绎着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为观众带来感动与震撼。木偶戏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凝聚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拥有独特魅力。
如今,在济南木偶戏传承人李秀平的带动下,木偶有了新玩法。智能芯片、3D打印等诸多科技元素融入其中,为木偶带来新生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李秀平,讲述由此开启的可“复制”传播的科技非遗项目。
工作中的李秀平(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受众面广泛的戏剧形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源于汉,兴于唐,是由表演者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与其他表演形式不同,木偶戏的演出有着双重的“演员”。木偶公开立于台上,被观众所瞩目,成为第一重的表演者,演绎剧目中的故事;操纵者隐匿于舞台内部,精细控制着木偶,是一场演出的灵魂角色。
木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皆凝聚着艺人深厚的功底。传统木偶表演者往往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辛勤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技艺传承者。“传统木偶制作和表演技艺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观众们看到的木偶动作灵活甚至有表情的细微变化,全部都由演员操控完成。”李秀平说道。
《说文》中记载:“偶,相人也。”偶指的便是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在她看来,偶天然便与孩子有亲近性,“中国传统的木偶、现在流行的各类毛绒玩具等,都是偶的一种。偶体型较小,外形具有特色。孩子会认为它们是安全且有趣的,也愿意与之亲近。”幼时的李秀平痴迷于观看木偶演出,如今,在她创办的竹马戏偶剧场中,新型木偶表演也得到许多孩子的喜欢。
曾经,能够提供丰富感官体验的木偶演出受众面颇广,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会被其深深吸引。“目前情况来看,木偶演出的受众以孩子为主。团队创立之初,我们便希望能够打造亲子木偶剧场。”李秀平说道。作为一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余玩耍时,收获的不只有电子设备、游乐场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也能通过文化体验实现自身成长。身为非遗传承人,将传统文化发扬开来,让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是李秀平最大的愿望。“一直以来,我和团队都认为传统文化不能只是昙花一现,而应在普及中真正实现弘扬和发展。”李秀平说道。
剧场中,家长与孩子们被新型木偶演出吸引
非遗木偶的科技“芯”
将芯片等高科技元素融入传统木偶演出中,李秀平可谓开创了行业的先河。“萌生这个想法的初期,我以为现在机器人产业这么发达,实现这个想法应该不会很难。深入了解后我才发现,不同应用方向的机器设备开发思路是不一样的,程序无法实现简单嫁接。”李秀平说道。面对动辄几千万元的开发费用,李秀平和其团队望洋兴叹,只得咬咬牙自己啃下这块“硬骨头”,从零开启独立研发道路。
“我是济南木偶戏传承人,在制作传统木偶方面是专业的。但是想要让木偶动起来,便要依靠现代科技人才。”李秀平说道。于是,她聘请机械、程序等专业方向的工程师加入团队。经过反复测试,有“芯”的新型木偶便诞生了。
新型木偶不仅被植入了编写有程序的芯片,造型还是通过3D打印方式制作的。“通过程序设定动作,木偶便能够动起来。3D打印的木偶造型更轻便,且内部中空便于放入各种机械设备。”李秀平介绍。虽然新型木偶充满十足的“科技味”,但仍然采用传统木偶制作技艺进行生产。“制作时需经过设计、造型、添加配饰等步骤进行。特别是木偶关节和各种机关的设置,依然沿用传统思路和方法,这也是木偶制作的精华部分。”李秀平说道。新型木偶让科技与传统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且拥有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傍身”。
制作新型木偶时,有一项原则是李秀平团队一直坚持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演出效果服务”。程序设定是为了让木偶能通过动作、表情实现表演;造型设计再精美,也决不能影响木偶动作;机械结构不能只求顺滑、便利,必须要符合木偶形象;剧本创作一定要有新意和亮点……这一切做好后,还要等导演来确定木偶是否最终“合格”,即是否能实现良好的演出效果。“有时候一切都做好了,但是演出时导演觉得效果不理想,那我们就全部推倒再重来。”李秀平笑着说。
从2007年萌发创意至今,新型木偶已经过3次改良,不仅能够稳定地进行演出,还在精细度上实现突破。“动作是通过程序设定实现的,所以在表情等细节刻画方面,新型木偶甚至能比传统木偶更细腻。比如,木偶的眼睛平均每5秒眨一次,更活灵活现。”李秀平介绍道。
有芯片“心”的木偶
可以“复制”的演出形式
如今,新型木偶运行稳定,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李秀平也在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通过合作或加盟的方式将木偶剧场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让木偶演出能够陪伴一代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希望能够在全国开设10000家木偶剧场,让孩子们在商场、景区等地就能看到木偶演出。”李秀平说道。自去年5月至今,济南、聊城、泰安等地已开设了10余家新型木偶剧场,精彩的演出得到了许多孩子的喜爱。
能够将木偶演出成功在多地“复制”,不仅仅要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难题。“传统木偶演出需要七八个成熟表演者配合才能完成。演员每天演出两场就已经非常疲惫了,难以高密度演出。新型木偶自己便能完成许多动作,经过短期培训的两名工作人员与之配合,即可完成表演,几乎没有‘门槛’要求。此外,新型木偶每天可进行20余场循环演出。这些都极大地为木偶演出的‘复制’提供了便利性与可行性。”李秀平介绍。
身为非遗传承人,李秀平深知传统木偶表演艺人的珍贵与其技艺的精湛。同时,她也迫切地希望能够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非遗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考虑到市场接受情况,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尽力在演出效果与研发成本之间寻找平衡。我们想真正推进木偶普及,让其与现代产生深刻的链接,成为千万孩子童年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李秀平说道。在团队的研发下,可实现“复制”的新型木偶演出成本也缩小了许多,家长花费几十元便能带着孩子看一场精彩的演出。随着传统文化产品消费“门槛”的降低,更多的受众也被吸引过来。由此,李秀平的木偶演出的普及广度进一步扩大,亦充满发展的活力。
如今,在进一步将木偶演出剧场推向全国的同时,团队也在持续进行着新型木偶的改进工作。“想把一件事做好,一定要时刻准备着创新与改进。不仅新型木偶的外观、造型、芯片等将有进一步提升,我们新剧本的创作也在持续进行中,让孩子们在观看木偶演出的同时,能够从故事中习得宝贵的知识与感悟。”李秀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