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刘雅青
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让章丘铁锅着实火了一把,83岁铁匠王立芳的一句“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无不体现着一位手工匠人的朴实与执拗。近几年,在各种非遗产品爆火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那些隐藏在非遗和传统手工艺作品背后的故事。2022年3月,“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自然不甘落后,推选了“桥氏木作”“龙山德工黑陶”“正善堂银器”等多个精品项目,让济南这座有文化、有温度的城市持续释放独特魅力。
“山东手造”绽放泉城
在刚刚完成评审并进行公示的“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中,济南市8家单位进入入选名单,8家单位获得提名,并在雕刻工艺类、烧制锻造类、织造印染类等项目上表现突出,真正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活动之初,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就曾说道:“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拥有强大的支撑。”众所周知,山东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底蕴,而单就济南而言,也同样如此。当前,济南正利用其丰厚的文化优势,深入挖掘手造资源,打造济南手造品牌,并大力发展手造产业,培育手造产业集群,形成颇具特色和形式多元的“济南手造”“泉城手造”,为济南城的人文历史气韵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以“黑、亮、薄”而著称的龙山黑陶,到历经千锤百炼的章丘铁锅;从如梦似幻的真丝扎染技艺,到山东快书、单弦、古彩戏法等传统曲艺……可以说,济南一直在探索非遗和其他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从而为“山东手造”不断积蓄济南力量。
匠心手造,千年技艺的延续
一块小小的木器,承载的却是两千多年的中国智慧,这是很多人对鲁班枕的第一印象。据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桥氏木作”的第五代传承人乔一兵介绍,鲁班枕最初在他们家被称作“一块料”家具,因为它是由一整块木板制作而成,后来他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一块料”家具恰好与鲁班枕结构相符合,是中国传统技艺之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
“传说,鲁班枕是由鲁班发明的,它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由一整块木料通过最简单的工具锯和凿制作完成。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结构,由四块相连且不能分开的木板组成,不用一颗钉子,不用任何胶粘或插接,合起来还是一块整木板的枕头。所以说鲁班枕的结构被誉为我们中国古代木匠最具智慧的一种体现,而它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技艺的一种结晶。” 乔一兵说。
实际上,鲁班枕既能作“枕”,又能作“凳”,乔一兵将它定义为“中国最早的一种旅游文创产品”。在古代,鲁班枕因为其可以折叠、携带方便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其使用人群主要包含三类:第一类是旅游爱好者,第二类是私塾先生,第三类则是账房先生。他们在出行或工作的时候,便会将鲁班枕随身携带,“累了可以当凳子坐,困了可以当枕头用”,而这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古人超群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除了对鲁班枕结构的研究,乔一兵还非常关注鲁班枕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因为在我们中国,有史以来能被誉为‘能工巧匠’的,能被认为最具工匠精神的,应该也就是鲁班了吧。鲁班不仅是我们山东工匠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们全中国甚至全人类的工匠精神的代表。所以我觉得不光是技艺方面,他的文化和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研究。”可以说,鲁班文化是当今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好的事物也会一直传承并延续下去。
如果说,“桥氏木作”是济南木工手作的代表,那么“齐臻堂点银壶”便是泉城大地上金属范铸技艺延续不断、精湛高超的直接体现。齐臻堂范铸点银壶系列以遵古炮制为理念,历经几代人的积累和传承,将13道传统工艺进行整合改良,最终才得以走入大众视野。所谓“范铸”,又称“模铸”,是指用模子浇铸,最初多用于铸钱和铸镜,后经改良和发展,逐渐应用于其他工艺品的制造过程之中。齐臻堂点银壶在选材上采用了铜点银和合金点银两种,集传统文化与现代康养保健于一体,精典雅致,韵味十足,实用性强,备受世人推崇。
齐臻堂第五代掌门人索元峰认为,壶的名字既是其个性鲜明的名片,更是其文化底蕴的体现。为此,索元峰特意查阅古籍范本,遍寻名师艺人,最终以“八景”为之命名,即“至臻,雅致,如是,自来,康养,知味,卓然,古风,福全”,纳之八景,谓之人杰,体现了每款点银壶所承载的美好寓意,能够让社会大众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温暖和饱满的生命力。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织
近两年,国风潮起,大批以服装为载体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作为“山东手造”八大门类之一,织造印染类传统技艺和相关产品大放异彩,唱响了济南软实力的“新声”。
济南剧装服饰有限公司所推出的真丝扎染原生类演出服就是这类传统手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扎染,顾名思义,指的是扎结和染色,具体来说就是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方法,是流行于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而真丝扎染就属于这种技艺中的一种。据该公司总经理杨萍介绍,制作真丝扎染原生类演出服,首先应从设计开始,然后老师傅们会根据设计图用纺织染料在水中进行调色,通过温度控制、捆扎、染色等系列步骤,实现白色布料的局部上色和颜色过渡,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当问到用真丝扎染技术制作演出服的这种想法是如何产生的时,杨萍说:“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一块儿,从我十八九岁进入济南剧装厂工作,接触舞台服装制作开始,这种传统手工艺就一直被运用于各种演出服的生产过程之中。”虽然,当前中国服装产业已经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很多化纤类衣物都开始采用电脑控制、机器转印进行上色,但是由于真丝布料之特殊,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工人们运用传统技术,通过手工制作才能得以实现。
在我国,扎染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颇为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染色技艺也在不断地被改良和变化着。单从染料的角度来说,最初的天然染料已逐渐被人造合成染料所取代。不过,天然环保的植物染衣服依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济南素缕服饰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棉麻天然材质服装的设计与制造,整体风格自然质朴、文艺复古,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先人从自然中获得缤纷色彩,染制出美丽又舒适的衣物,并将这项技艺传承至今,这些传统的工艺,将我们带回到快乐又纯真的念想中。”自2019年开始,素缕服饰就推出了植物染系列服装,设计师们用纯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通过生叶染、煤染、发酵染、扎染、套染等方式,将棉麻质地的布料染上深深浅浅的颜色,赋予每件衣物以生命力。2020年,素缕服饰又进行了部分产品的创新,采用蒸染的方式将植物拓染在布料上,在成衣上形成深浅不一、斑斑驳驳的花纹,从而以过渡和谐的颜色书写着极富诗意的自然之美。
其实,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时尚话语权似乎一直被西方审美体系锚定,我国传统服饰也曾面临极大困境和挑战。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文化自信的持续提升,“国潮”又悄然兴起,并在当下刮起强烈风暴,众多企业纷纷紧抓发展机遇,对中华优秀服饰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文化表达、设计赋能,令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国潮”崛起,再次让旗袍和明制汉服等中国传统服饰掀起层层热浪。位于济南历下的孟钢旗袍店,是一家以手工定制旗袍为主的店铺,店主人孟钢则是瑞蚨祥绸布店创始人孟洛川的五世孙。为了继承祖业,弘扬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孟钢在宽厚里附近设立门店,沿袭祖制,前店后厂。这里的旗袍既有老字号瑞蚨祥世家的历史厚重,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前卫时尚,“直领、圆领、立领”,“单襟、双襟、斜襟”,“垫绣、引绣、抖针绣”,从款式到配色再到刺绣手法,孟钢旗袍均精益求精,希望在未来的某日,能够让丝绸制品重新成为时尚。
高温淬炼中的活态传承
“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36000锤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随着《舌尖3》的开播,章丘铁锅也从原本的默默无闻,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章丘一张响亮的名片,火遍了大江南北。实际上,章丘铁锅的爆火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所隐藏的独特技艺和无数铁匠长久以来的坚持,才是它成功出圈的关键。章丘铁匠始于春秋,兴于汉,鼎盛于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章丘铁锅非遗传承人牛祺圣,也就是“鱼鳞纹锅”的创造者,从业至今已经有60余年的时间,他曾提到:“在打的过程当中,你不能打歪了锤,再一个整个锅形你得打圆了它,用手工打圆它,就是一锤压半锤的把这个铁板来打光滑、打平,叫它密度增高了以后,这锅就算挺好了。”章丘铁锅制作工艺之繁琐、流程之严谨、成品之精美,令人拍案叫绝。其“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锃明颜色白”的美誉,可谓实至名归。
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作为章丘铁锅“臻三环”传承人之一的刘紫木也曾表示过担心。他认为,在经历了《舌尖3》这一系列风波后,章丘铁锅的未来发展规划对打铁匠人团队来说是一件务必慎重考虑的事情,而只有经得起利益和诚信的双重考验,才能让章丘铁锅的制造技艺得以真正地传承下去。
同样是出自于高温的淬炼,龙山黑陶所呈现出的又是另一番独特风味。“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这是对龙山黑陶最恰当的描述。相比于普通陶瓷制品,黑陶以造型制胜,不施彩绘,经过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才可烧制而成。龙山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诞生于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龙山武源河和巨野河流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决定了其独特的品质。
龙山黑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德功通过深入挖掘龙山文化,创立了“龙山德功黑陶”这一品牌,他以龙山武源河红胶泥为原料,将传统的雕、镂、塑、阴阳刻等艺术技法与石雕、木雕、剪纸等艺术之精华相结合,灵活运用到黑陶艺术创作之中,并首创“手工描金”“手工影雕刻陶”等工艺,令这项传统黑陶技艺得到很好的发扬和传承。刘德功表示,他现在正以一个黑陶界技艺创新者的身份挖掘龙山文化,希望能够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与现代想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黑陶作品,从而把黑陶文化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名片,代表章丘,代表济南,甚至能代表山东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老技艺的生存困境与创新发展
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大量老传统、老技艺正在面临生存之困。许多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人纷纷感慨,在趋向量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化市场上,即使“老手艺”独具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也难以抵挡冲击,传承断档的危机随时存在。乔一兵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当前非遗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实用性’,如果我们想让它继续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让它有使用价值,必须让它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当下的审美紧密结合。”可以发现,我国古代所有的发明都是有使用价值的,都是为了实用,是符合当时人们生活习惯的。现如今,众多传统技艺之所以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就是因为其使用价值的大幅下跌。“现在鲁班凳已经没有用了,你只能利用它的结构,重新去创造适合现代生活、符合现代审美的物件儿,让它们的生命力可以继续延续。”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得以生存,鲁班凳是如此,其他非遗或传统手工艺亦是如此。
京城老字号店铺荣宝斋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能做大项目,能做高精尖的产品,才是把技艺传下来了,光是守着原来就会的那点儿,不行。”因此,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何进行产业化探索,是当前“山东手造”工程关注的最核心问题。
对于创新,杨萍表示,“我们也是‘干到老学到老’,一直在创新,没有止过步。”乔一兵则更加注重对于年轻人审美的把握,“传统的东西如果想延续其生命力,不光需要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更需要现代年轻人肩负起传承的重任。因为我们这代人的思想审美等各方面已经和现代年轻人不一样了,非常有必要借鉴现代年轻人的一些想法、审美和观点来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毕竟他们才是现代生活的主力,才是当前最主要的消费群体,只有符合年轻人的要求,这些非遗和传统手工艺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创新驱动让“山东手造”绽放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在具体行动方面,各个项目负责人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寻求产业创新之路。真丝扎染原生类演出服,为舞台表演而生,自然会根据不同剧目和客户要求进行创新,在服装面料肌理、手工做旧等方面不断升级,从而表达出各具特色的艺术效果,让扎染工艺永不褪色。乔一兵为推广“桥氏木作”,积极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并主动联络各大高校寻求合作,希望赋予鲁班枕以现代审美价值,同时,他的儿子则基于所学专业,专门制作了“掌上鲁班”传统木作工艺推广APP,致力于该非遗项目的数字化转换,以科技赋能,进而破解生存困境。面对机械化作业的到来,传统的锄镰锨镢废弃了,但章丘铁锅还依然保持着足够的活力。作为章丘铁锅的传承者,“臻三环”品牌的王玉海、冯长全等师傅,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在打制铁锅的同时,着手制定规范的铁锅制作标准,而牛祺圣、牛大伟父子则致力于铁艺制品的创作,让铁艺服务于新时代、新生活。非遗传承人刘德功,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龙山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使历史文化意蕴与现代审美观念巧妙结合,为传统技艺增加了当代生活的元素和气息。刘德功也曾表示,不仅是黑陶,在红陶白陶的研究方面他也是下足了功夫,目前他已研究出六十多个品种,开发了十六个类别,和十几所重点大学达成了合作,积极建立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以弘扬济南的龙山文化。
实际上,现如今社会各界都在大力支持并推进非遗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一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如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多次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出台多项举措加强非遗保护等等。二是非遗“守艺人”的坚守,他们在不断磨练自身技艺的同时,悉心教授、用心宣传,始终不遗余力行走于保护、传承与创新之路。三是高校的鼎力协助,济南大学等诸多高校将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当中,构建校内外互联非遗传承教育体系,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点燃了非遗传承新希望。四是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大众媒介利用其广泛的受众面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既促进了非遗的记录、再现和再创造,又引发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重视。乔一兵也表示:“传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只有手艺人与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把‘山东手造’做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