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智库周刊】淄博:工业都市孕育“器之美”

2022-07-24 10:02:3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子川

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淄博长期以来担负着一个“工业重镇”的责任,但如若卸去那些沉重且强硬的金属外衣,就会发现淄博是一座蕴藏着传统和现代艺术之美的陶瓷之都、琉璃之都。 

淄博陶瓷:古今融合,大胆创新

据上个世纪的考古研究证实,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的遗址里发现了淄博先民制作的较为原始的陶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和原材料的更换,淄博也由陶器烧制演进至陶瓷制作。在宋朝,淄博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地区,陶瓷制作达到全盛时期,在其境内分布非常之广。

“中夜仰观天汉,三更满目星霰”——这是宋代时对“雨点釉”瓷器描述的诗句。当谈起自己心爱的雨点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周祖毅详细地介绍道:“雨点釉瓷器的母体是黑釉,在烧制黑釉的时候,若其含铁量达到百分之八,才能具备烧制出雨点釉特点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窑变过程,黑釉表面上会出现灰色的青点,因此被称为雨点釉。”

那么淄博为什么几千年前就出现了陶器并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地呢?周祖毅认为这正是由于这座城市的特性决定的,他解释说,陶瓷是一种复合性材料,采集原煤时挖出的土可以用来制作胎体,原煤可以作为燃料来烧制陶瓷,散在地上面的土用来上釉,淄博也就具备了生产陶瓷的基本条件。不必去外地求材,当地的资源就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对淄博瓷器进行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上,淄川李梓源艺术中心负责人李新一道出了自己的工艺实践,他提到:“近年来,我们同湖南醴陵市的朋友一起申请了釉下五彩工艺和刻瓷技艺的发明专利,并将这些专利技术运用到产品制作上。我们采用传统工艺,根据国画和漆画的肌理和技艺为陶瓷器具增添艺术之美,再运用刻瓷等新技术,能够做出传统气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品。”

据山东兆霞文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增霞描述,目前公司主要创作陶瓷文创,并且拥有了一批专业的设计团队和瓷器工艺大师。兆霞文创积极参与融入“山东手造”,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依据传统工艺创作出丰富多样的系列杯盏和器皿,例如《齐礼》就是根据齐文化专家的指导开发的系列茶器。除此之外,他们还创新地将数字设计和非遗手造相结合,创作出国潮产品“是非熊猫”杯,并且与时尚设计IP合作,打造了骨瓷咖啡杯限量盲盒。

毫无疑问,对于每一种非遗手工艺来说,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两个永远也躲不开的议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淄博陶瓷烧制传统技艺也面临着机械化的冲击,以及老艺人的相继退休、去世,手工制作技艺濒临失传的局面,急需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周祖毅为了让雨点釉这一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先后成立了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和博物馆,他表示:“我成立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的初衷就是为了恢复雨点釉的烧制,进行传承。后来为了更好地宣传雨点釉,我便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办了博物馆。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陶瓷文化,了解雨点釉的历史、现状和将来。”

而在创新这一层面上,赵增霞和李新一都认为目前的实践仍有不足,而最重要的创新途径之一就是将非遗与文创进行结合。对此,李新一明白,年轻从业者的加入对今后传承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我们的陶瓷产业仍应该加强创新力度,并和文创产品相结合,一是要把传统工艺体现出来,形成淄博特色,二是要加大宣传,使之成为真正的淄博的名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如赵增霞所说——目前淄博的陶瓷,百花齐放,家家精彩!这得益于淄博市社会各界和政府对陶瓷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淄博玻璃:守正创新,促产业兴旺

在2008年和2016年,琉璃烧制技艺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本次“山东手造·优选100”的获奖名单里,淄博市入选了四家单位的琉璃艺术工艺品。其中,鸡油黄、鸡肝石琉璃烧造技艺产品一直以来凭借其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烧制技术受到国内外手工艺术品界的追捧。

全国最美职工、非遗传承人孙云毅在当代世界琉璃艺术界是一个足够重要的名字,而“虔诚”是描述孙云毅对待琉璃艺术最贴切的词语。当追溯起琉璃在博山的历史渊源时,他充满敬意地讲述到,自己的先祖孙廷铨曾是明朝进士,并著书《颜山杂记》,在该著作《物产》一篇中,就着重介绍了博山琉璃的制作方法和主要原料等内容。而自己的父亲、叔叔、姑姑等都曾经就职于博山美术琉璃厂。在孙家,琉璃是一种家族式的继承和传统,孙云毅感慨:“琉璃这门手艺可以说真正在我们家继承下来了,目前我和我的堂弟正在不同的发展方向上努力坚守。”

孙云毅多次提到“守正创新”,他强调,一方面是要保留好的传统,要把自己的传统手艺坚持下来,另一方面是要用创新的思路去做符合当今时代和年轻人对艺术的审美和诉求的艺术产品。将我们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民族属性融合入产品,才能体现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过去我们不太注重宣传,但现在,我逐渐感觉到‘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观念已经是过去时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就像这次的‘山东手造’也是为我们的琉璃工艺赋予了新的品牌形象。”

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云浩便是孙云毅提到的自己的堂弟。正如孙云毅所说,兄弟二人“正在不同的发展方向上努力坚守”。

目前,孙云浩主要在公共艺术等方向发展,例如北京地铁的壁画、酒店装饰、室外内的雕塑景观……可以说所有和琉璃有关的,都是孙云浩的关注范围。虽然专攻方向不同,但二人皆秉持了作为琉璃非遗传承人共同的本心,就像孙云浩说的——“我们的同一个目标就是如何传承家族的琉璃制作,为弘扬这门古老的传统文化技艺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淄博琉璃产业的未来发展,孙云浩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明白,琉璃产业的发展,只有迭代更新,设计创新现代感强烈的新器型,尝试大胆用色,增加产品色彩饱和度与视觉感,才能紧跟时代脚步。孙云浩表示:“目前我们正与知名潮流手办公司合作,设计当代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琉璃手办,在弘扬和传承的同时,又能保护非遗技艺。”

另一家入围了“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的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制造企业之一,年产各类琉璃艺术品120余万件,在国际国内市场皆享有盛誉。

凭借着自身实力和强大资本,振华玻璃为提升淄博琉璃品牌影响力做了诸多实践。正如公司总经理、非遗传承人陈京田介绍,公司进行“工业+旅游”的尝试,投资建设了琉璃文化创意园。文创园融合现代与传统之美,深度结合淄博的非遗特色,涵盖了琉璃产品研发设计、现场制作、研学旅游等诸多内容。

陈京田认为,淄博琉璃虽然已经形成产业化,但是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仍有后继乏人的问题,因为琉璃制作工艺复杂,属于重体力劳动及高温作业,并且培养一个熟练工往往需要3至5年时间,年轻人很难坚持下来。面对琉璃行业目前所处的尴尬状态,陈京田也希望为整个产业创造出利于其发展创新的土壤,使手工艺者能够排除干扰,安心创作。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