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实习生 叶福森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齐聚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为民众带来一场非遗文化盛宴。26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下简称“本届博览会”)进入第二天。在大运河沿线非遗展区,以丝制品为基础的刺绣、织造技艺展现出一幅幅丝缕造就的艺术画卷,也让更多非遗项目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中。
陈戴苗进行宁波金银彩绣引来市民关注
一河相承的非遗刺绣
作为主会场中重要的一个展区,“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区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区特色非遗项目,同时也展示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发挥的重要作用。蜿蜒流淌的大运河,记录2000余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运河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地理位置上看,大运河将沿岸省份串珠成链。来自河畔不同地区的刺绣、织造技艺借助一根根丝缕汇聚起大运河沿线的众多特色非遗项目。
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便是刺绣的过程。刺绣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大运河沿线诸多地区诞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刺绣项目。
在浙江展位内,身穿汉服的手艺人在现场进行宁波金银彩绣的绣制,吸引诸多市民的目光。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在丝绸上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宁波金银彩绣主要流行于宁波市鄞州区及其周边地区。长久以来,当地便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
“宁波金银彩绣的主要技法以‘盘金(银)’和‘填金(银)’为主,充分调动材料的特性与工艺特性,增强图形的质感与空间感。我们善于在刺绣中使用金银色,使其与其他颜色在同一画面上和谐共处,既能表现出富丽的色彩,又不失典雅的效果。在金线、银线与彩线的有机结合中,宁波金银彩绣形成粗中有细、点面结合、板而不结、针法巧施的特色。”宁波金银彩绣从业者陈戴苗介绍。
南京云锦文创产品
发现传统文化之美
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始教民育蚕。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以蚕丝为基础,延伸出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诸多丝织品。
《说文》中云:“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被称为锦。在文化发展中,锦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常被形容为鲜明华丽的色彩,或引申为奖赏的含义。在锦制品中,南京云锦声名远扬。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云锦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因此而得名。云锦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被誉为“锦中之冠”。
“云锦用料考究,在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桑蚕丝、孔雀羽、真金线等贵重材料,织造过程极为精细,图案精美且锦纹绚丽。其中,妆花织造技艺传承至今,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完成,是中国丝织技艺高水平的代表。”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周双喜介绍。
云锦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延续至今的许多传统技艺能够创造出非常美丽的作品,借由本次博览会,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南京云锦这项古老的织造技艺,也让更多人发现传统文化之美。我们也开发出许多文创产品,让古老技艺走入百姓生活。”周双喜说。
精细技艺背透历史深度
绣结流苏密致,魂梦悠飏。苏杭地区气候温和,蚕桑发达,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在江苏展位内,展现了诸多刺绣、织造项目。
缂丝是苏州的一种古老丝织技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缂丝织造技艺主要是使用古老的木机及若干竹制的梭子和拨子,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缂织成一幅色彩丰富、色阶齐备的织物。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缂丝织物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缂丝因此而得名。“以传统技艺为基础,我们开发出了许多文创产品,如手账、首饰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陈文表示。
以发丝入线,绣制出极为精美的画面。“发丝经过处理、染色等步骤,便成为了绣线。绣制的作品能够保存极长的时间而不损坏。此外,发丝特别擅长表现人物、动物毛发的逼真效果。本届博览会,我们带来了十二生肖发绣作品,还有书签等文创产品。”东台发绣传承人陈伯余介绍。
无锡是苏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在继承传统苏绣技艺的基础上,相关从业者发展出了“双面精微绣”,成为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我们擅长在极小的面积上绣出极为生动的作品。一个巴掌大的作品,可以包含十几个人物,每个人物表情清晰可见。作品可远观,可细看,各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无锡精微绣传承人赵红育介绍。
|链接|
分会场探营精彩不断
8月25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齐鲁美食节在市中区老商埠广场举行。作为本届博览会主题展之一,美食节邀请我省各地非遗美食、小吃参展,打造亲民、便捷、热闹的非遗市集,展示齐鲁美食特色,促进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非遗美食更是闪烁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次亮相的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种非遗美食,包括具有多种营养价值的市级非遗美食“杜氏米酒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第五代有150多年历史的“蒙阴光棍鸡”、200余年传承的“纸皮包子”等,一道道的美食展现了不同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地域特色及民俗风情。
“技艺传承是非遗项目立足的根本,人才培养是非遗项目发展的基石,产品研发是非遗项目活力的源泉。”济南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说道。美食传承至今,是传承人们坚持不懈的结果。“在传承人传承技艺的同时,作为食客,我们更需要好好感受这些非遗美食的魅力,品味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魅力,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美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场,有市民表示。
当晚,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曲山艺海合作联盟展演”在济南市融汇老商埠江湖艺社举行。本次曲艺展演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曲艺演员,为广大民众带来丰富多样的曲艺演出。现场,演出由济南江湖艺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带来的相声《好客山东》拉开帷幕。随后,天津市曲艺团演绎了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节目以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形式,引发阵阵掌声;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演绎的扬州清曲《扬州月》,演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之美;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用四川扬琴演绎的《长城新谣》,赞叹长城发端秦汉、震古铄今的悠悠历史……演出结束后,省级非遗传承人王超告诉记者,非遗博览会为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让民众更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次非遗曲艺展演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演员,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也希望大家一道,齐心协力把非遗曲艺事业发扬光大,让更多民众有机会深入了解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