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山东作为黄河流域九省(区)唯一的沿海大省,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让黄河在山东释放出独特的魅力,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旅游+”“+旅游”联动发展的路子,打造出绿色发展新格局。近日,山东在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动作频频,亮点频出。
◎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子川
部门联动,“跨界”融合
讲好黄河故事,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实践在当下。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黄河河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跨界融合”,共同致力于推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合力唱响黄河大合唱。
绿色是旅游的底色。7月3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山东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启动仪式在淄博高青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从加强生态旅游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旅游的工作协调机制、出台指导性意见和规划、提高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生态旅游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足做好“生态+旅游”文章。
今年以来,两部门已进行多次互动。上半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共同推出了一批“悦享生态游”主题产品和436个“山东本地游·近郊游”清单。5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旅游发展的通知》,共同评选出一批省级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在7月31日的活动现场,共同举办了黄河生态旅游成果展,发布了10条黄河生态旅游主题线路、12个“黄河自然课堂”生态研学旅游产品和6大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场景。通过互动,厚植黄河生态底色。
保护发展两相宜。8月11日上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山东黄河河务局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推进文化“两创”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入。
下一步,我省将从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环境配套、讲好黄河故事四个方面着手发力,持续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带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建设成型起势。多部门的互动,为黄河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生态+旅游”的9市实践
当前,黄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已成为各地重要的绿色产业之一。沿黄9市在做好“生态+旅游”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答卷。
1. 塑造品牌亮点。菏泽市全面塑造黄河文旅品牌。整合沿黄、沿黄河故道六县区特色文旅资源,纳入全市品牌推广体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同时依托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节会搭建平台,邀请沿黄地市行政、企业负责人,加强与黄河流域市际交流合作。
聊城市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不断增强“两河”品牌影响力。打造“两河之约”文旅品牌,创意开展贯穿全年的“我家门前有条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构建1首歌、2本书、4场推介、10条线路、百件文创产品、百幅优质图片、百条优质短视频的品牌推广体系。
体育赛事活动已成为泰安市“流动的景点”。泰安市依托体育赛事,打造运动健身品牌,借助“泰山”的品牌优势,深入推进“文旅+体育健身”融合发展,持续举办T60、穿越、泰山马拉松、徂徕山户外挑战赛等赛事活动,旅游+康养+体育融合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 坚持项目为王。德州市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支持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文化公园改造项目纳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年度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对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核心区进行环境整治及旅游基础设施提升。
淄博市聚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形成业态合力。梳理黄河百里生态廊道、天鹅湖罗曼园、千乘文旅康养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重点项目清单。加快“黄河百里生态廊道”建设,增强标志性项目影响力,并围绕项目储备,着力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建设与“齐国故都”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有机结合。
3. 丰富产品供给。依托良好的“山、泉、湖、河、城”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的人文生态系统,济南市推出现代农业、休闲养生、自驾露营、民俗体验等生态旅游主题。突出产业融合,推动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研学旅游等文旅融合型新业态蓬勃发展。
济宁市则是依托儒家文化,开发了“济宁好礼”系列商品,推进文创产品开发与技艺提升,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其中,泗水县深度挖掘砭石文化,培育了“泗滨砭石”特色知名品牌,邹城市推出乡村休闲旅游系列活动为主的“邹东深呼吸”品牌旅游产品。
滨州市以黄河文化廊道建设为契机,着力保障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优质供给,通过核心点的提档升级,研发黄河文化旅游经典线路,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努力形成黄河旅游“点、线、带”三优发展新格局。
4.讲好山东“黄河故事”。德州市通过线上线下精准营销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利用旅游黄金时期的2、3、4、6月,在《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等央视品牌栏目播出“好客山东 大德之州”文旅品牌形象宣传片。坚持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旅游市场,发起成立“冀鲁边旅游联盟”和“京津冀鲁旅游联盟”,树立形象,扩大宣传,实现了规划、市场、线路三对接。
聊城市构建媒体宣传矩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连续12年参与“好客山东”品牌联合推介,持续在北京南站、济南高铁站进行宣传。“文旅聊城”两个直播号多次进入全国市级文旅媒体传播力前10,聊城文旅品牌营销活动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依托文旅系统媒体矩阵,东营市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加大对沿黄生态游线路的宣传推广力度。依托抖音平台创新启动东营文旅直播间,对龙居沿黄岸边落日帐篷节等10余场活动开展旅行探路直播,开拓文旅融合推介新模式。
“生态+旅游”的未来布局
面对如何结合黄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这个问题,业内专家也都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认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进一步把优质生态转化为优质产品,把优质文化转化为优质体验,把产业品牌转化成市场品牌,才能进一步融入更加开放的消费市场体系。
沿黄9市也在未来围绕如何打造黄河生态旅游产品谋篇布局。下一步,菏泽将加快一批精品项目的建设,完善智慧文旅基础设施。同时,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济宁将进一步增强“文化济宁”的知名度,深挖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系统,引进培育结合,强化人才支撑。聊城将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生态康养旅游,并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推动本市生态旅游发展。泰安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做足“泰山”文章。济南将进一步壮大生态旅游市场规模,并健全完善生态旅游相关保障机制。德州更加注重生态旅游的品质化,并为不同地区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讲好当地文化故事。滨州将继续优化产品供给,打造黄河精品旅游目的地,强化项目建设,做好生态旅游文章。淄博会进一步发挥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在生态保护上的典范作用。东营则将打造“一核两带五区,多点全域融合”的格局。
走在前、开新局,担当实干、奋勇争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