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文旅周刊】手造之美点亮泉城印象

2022-09-01 10:54: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叶福森

作为城市文化的缩影和载体,手造以其创新驱动力推动着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9月15日-19日,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将在济南举办,本届文旅博览会以“博览中华手造,共享文旅盛会”为主题,集中展现手造赋能下的城市新动能。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跟随本届文旅博览会采访记者团走访济南多个区县,探索济南手造为区县发展注入的新活力、新动力。

第三届文博会以“博览中华手造,共享文旅盛会”为主题,集中展现手造赋能下的城市新动能

传统手造焕发新活力

以“粮”为笔,用“玻璃”作纸。周氏豆画第六代传承人周光春用一粒粒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粮食,描绘出一幅幅灵动画卷。在钢城区,周光春向记者介绍,豆画也叫粮食画,起源于古代的五谷祭祀活动,手艺人利用五谷、草籽、花种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过防腐处理后,在木板或瓷盘上拼粘各种吉祥图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仅如此,周光春现在也通过收徒传艺的方式推动技艺传承,让周氏豆画更好地传承下去。

手持锉刀,一挑一嵌,一切一抛,随着刻刀的不断变换,长条形的锡片逐渐显露造型与纹路。在莱芜区凤王翔锡雕工作室,非遗锡雕传承人王圣良正聚精会神地雕琢着新的作品。“锡雕艺术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本身,它考验的是一个人能不能静下心,几十年做一件事。正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这份执着与热爱,才让这项古老的技艺流传了三百多年。”王圣良告诉记者。

如今,王圣良把历史的交接棒传到了儿子王绪贤手里,大学期间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的王绪贤,毕业后毅然回家选择锡雕创作。

手造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手造作为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驱动器,也促使着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不断进行新探索。平阴绿泽画院文化产业基地,青山绿水,悠然诗意在这里栖居萦绕,绿泽画院不仅为文化产业打造梦工厂,也为残疾人点亮生命之光。据了解,绿泽画院目前共有油画、石雕、制香、制陶、电商五大类,围绕扶残助残、励志游、弘扬传统文化三大元素延伸发展。

在平阴绿泽画院文化产业基地,以手造为核心,残障人士不断突破自我,提升技艺。从画出一条直线都需要两天,到如今画作销往世界各地,画师们虽然动作缓慢,但作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每一步的色彩调和与搭配都让画作更生动传神。据画院副总经理张利臣介绍,为发挥专业优势,绿泽画院面向残疾人开展“零基础入学、零距离就业”的免费培训+定向就业新模式,打造了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截至目前,画院先后培训残疾人728名,在画院内生活工作着的残疾人共计103名,真正帮助残疾人实现了体面就业,尊严生活。

早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古法技艺。时至当下,始创于清代的“郭记榨油”,如今的山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历史的传承与不断的创新发展,已逐步成长为一家现代化民营企业。近年来,山歌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工艺”,将古法榨油技艺融入到现代高端花生油生产中,并积极探索“制造品牌差异、打造品牌个性化”的运营策略,凸显非遗技艺的“凤凰涅槃”,焕发新生命力。

“山歌公司从始建至今一直沿袭传统压榨工艺,保留着30多道手工榨油的完整工具和工序,堪称传统手工榨油的活化石”。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谢梅木介绍,通过手造的规模化发展来带动区域内手造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人员的就业实现创收,这是手造传承的重要意义所在。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升级

1899年,胶济铁路开始动工,并于1904年6月1日正式通车,成为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如今历史已成过往,胶济铁路博物馆一边回顾过去,一边以自己的方式迎接这个崭新时代。作为本届博览会21家分会场之一,胶济铁路博物馆正聚焦文旅融合新发展。

“为了迎接9月份博览会开幕,胶济铁路博物馆提前打造了各类特色活动,增添多种活动场地,为大会添光添彩。”采访现场,博物馆馆长王玉建带领采访团参观今年7月开始试运行的“胶济铁路饭店”。如今,历经一百多年历史的胶济铁路已经成为一个老济南的铁路文化符号。

除此之外,“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也在胶济铁路博物馆举行。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赵孟頫各类书法拓本70种近200幅,也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对赵孟頫的书法拓片进行集中展示。王玉建介绍,博物馆还筹备了老舍先生的“沉浸式”研学剧、梧桐树下的音乐沙龙等多种样式的文化活动。

而济南JN150创意园,同样是工业和文旅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JN150创意园属于老厂房保护项目,原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离合器厂,上世纪60年代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研发生产了中国第一辆重型卡车——黄河牌卡车。半个世纪后,JN150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老厂房,以传承、创新为开发原则,引进国内知名文化艺术类品牌,实现了从传统行业向文化产业的转换,“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文化类企业100余家,规模性企业33家,带动就业人数2000余人,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就业、创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JN150园区负责人宋婷婷告诉记者。据悉,本届文旅博览会期间,园区将开展文化市集、旗袍制作等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感受到泉城文化和旅游的魅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