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智库周刊】解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的“齐鲁方案”

2022-09-11 07:09:0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位于山东的齐长城遗址距今已有2600余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还是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代表着这片齐鲁大地上人民的精神品格。乘着国家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山东拿出“齐鲁方案”,推出了一揽子政策与规划,7市17个县(市、区)依托齐长城及沿线丰富资源,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打造标志性长城文化名片。以此为契机,开启了齐长城保护与利用的新阶段。

◎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高玲

“中国最古老长城”的规划逻辑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目前,山东正在扎实推进。作为山东着力建设的三大国家文化公园之一,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着重大意义。

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经济南历城区、章丘区、莱芜区,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区、肥城市,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沂源县,潍坊市临朐县、安丘市、诸城市,临沂市沂水县,日照市莒县、五莲县,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庄入海,共7市17县(市、区),总长641.32千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即涉及以上区域。

山东省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齐长城保护为主线,以社会融合发展为主题,因地制宜、因段制宜,已经出台了一揽子“齐鲁方案”。目前,正全力贯彻落实《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等,并制定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等系列攻坚行动方案。

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中,山东突出齐长城“中国最古老长城”的独特地位和在齐鲁文化发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确定重点点段建设保护模式,以保护为前提,突出齐长城文物、文化、景观等价值,形成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旅游研学、休闲娱乐等新功能,推进齐长城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构建“一廊、七段、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4类主体功能区,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实体。

在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山东充分考虑地域广泛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实行差别化政策措施。按照分级管理、地方为主原则,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共建共赢。预计到2023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长城文化统一品牌基本形成;到2035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齐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全面建立。

保护优先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中,齐长城保护工作被提到了新高度。按照保护优先的思路,山东强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传承利用好齐长城文物文化资源,全面推进长城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利用,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模式,宣传长城保护“山东经验”,提供世界遗产传承利用的“齐鲁方案”。

目前,各市根据《规划》要求正在稳步推进。青岛市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齐长城进行补夯加固等修缮保护。2021年实施了多个文物保护工程,包括齐长城黄岛史家夼东山至山周村西山段、李家前夼北山段、月季山西坡B段至曹城山中段、长城村至徐山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等。淄博市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建设纳入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高标准编制《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淄博市齐长城文化生态旅游带开发建设规划》和《淄博市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齐长城文化生态旅游带等重点建设内容。率先在全省实行文物长制,全面建立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文物保护员五级文物保护体系。对齐长城划分“红黄绿”段,根据各段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分类保护。组建了170人的齐长城巡护公益岗位队伍,创新开发“淄博齐长城”APP软件,提高保护效能。

文化引领

历经2600多年的沧桑变迁,齐长城代表了齐鲁大地和山东人民的精神品格。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全景展现齐长城遗产带的风采,提升齐长城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世界传播齐鲁文化,对于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意义重大。

《规划》提出综合齐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地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景观游览价值、保存完整性和规模丰度以及开放利用程度等要素,推进齐长城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总体空间布局中的“一廊”即为构筑齐鲁文化之脊:以齐长城本体及其沿线的文化遗存为主体空间,构建以保护传承、主题展示、文旅发展、乡村振兴为主要功能的齐长城文化核心形象廊道,打造齐鲁文化之脊和文旅产业发展高地。

文化引领要义在深化研究与挖掘。一方面挖掘提升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挖掘齐长城所承载的精神品格,一方面注重传承,提升相关主题文艺创作活力,以优秀作品反映长城风貌。最终实现以“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作为整体文化标识,塑造齐长城特色文旅品牌。

围绕特色文旅品牌,沿线各地因地制宜,开启探索打造本地标志性长城文化名片之路。临朐县在保护齐长城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齐长城沿线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齐长城潍坊非遗传承项目,积极争取2021年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2200万元,项目以沂山东大门为基础,进行改造提升,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齐长城融为一体,打造成一个集古文化、镇山文化、红色文化、长城文化和非遗传承为一体的博物馆发展服务群落,丰富沂山旅游业态,塑造出一个主题明确、内涵丰富、配套完备的齐长城文化综合展示区。

项目支撑

山东以项目建设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落地实施,筛选与齐长城关联度强、资源品级高的文旅项目,打造有文化代表性、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带动作用的项目,培育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山东以列入国家和省长城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等项目为重点,不断完善项目库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7市4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500亿元。

济南市积极推进齐长城定头崖西山长城本体保护展示利用项目、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北部,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

临沂市沂水县始终遵循“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文旅融合、多点并重、多业态发展”发展方向,稳步推进齐长城沿线文物资源保护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其中,沙沟镇段以沂山彩石峪·深山幽谷体验区、寺峪·沂山揽胜体验区为支撑点,以沂蒙上峪幸福人家民俗村、对崮峪红色堡垒民俗村、霹雳石沂山人家民俗村三个村庄为辐射区,将沂水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展览馆、天沐韭菜体验园区(建设临沂市最大的三农直播供应链平台)、沭河源果蔬采摘园、沙沟水库自驾游营地及垂钓园四大园区作为研学拓展区,打造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

日照市莒国古城是推动莒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的龙头项目,对加速服务业发展、丰富城市业态、提升城市品质等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7月24日莒国古城商业街首期开放,计划2022年全面开城。

业态升级

齐长城沿线文旅资源丰富,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及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等多种类型,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良好。其中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4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国家级革命文物资源4处、国家森林公园9家、国家风景名胜区2家、国家地质公园4家、国家湿地公园5家、国家水利风景区11家。此外,齐长城沿线共有1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58个4A级及以上景区,11个旅游度假区,10个旅游民宿集聚区。

围绕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规划》提出,要推进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沿线景区度假区提档升级,推动“山东手造”、文创产品、非遗产品进景区,鼓励景区创新推出数字化、沉浸式旅游产品。丰富长城旅游产品体系,推进长城沿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升,加强动态管理、典型示范、创新引领,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积极培育多元体验产品。发展长城主题传统文化、乡村、非遗、考古等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以“绿色、生态、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生态休闲度假产品。推动现代高新技术与现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数字藏品、虚拟考古、3D动漫、全息齐长城音乐秀、虚拟现实影像等线上旅游新产品。推动文旅产业集聚融合,培育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载体。推动济南锦阳关齐鲁古道文化旅游复合廊道、齐长城“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泰安九女峰田园综合体等重点文旅融合重点支撑项目建设。

多元融合

齐长城沿线各地抓住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契机,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乡村发展之路。

通过依托齐长城文物文化资源、沿线传统村落和特色农业园区等可利用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开拓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空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齐鲁样板示范带。

为培育乡村旅游精品项目集聚带,山东提出实施长城沿线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培育工程。通过加大对沿线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长城人家”民宿品牌,推进省级旅游重点村、民宿集聚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同时,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突出田园生态、乡村风貌、生态产业、乡土民俗等特色,结合现代旅游市场个性化、参与化的消费趋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业态的创意和创新,发展生态教育、农耕体验、文化创意、主题研学、田园养生等产品,培育田园综合体、农旅小镇、智慧农园、精品民宿、康养旅居基地等多种业态。此外,加强沿线特色农产品推广,提升沿线景区化村庄内涵品质,进一步丰富肥城等地温泉、康养等旅游产品,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体验游转变。

在泰安,九女峰乡村振兴片区内19个村资源共享,联手发展,实现了零散村的集群振兴、薄弱村的凤凰涅槃。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打造方案,通过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19个村变身各具特色的“网红村”。在产业导入过程中,作为九女峰项目的开发方,山东文旅集团旗下山乡集团依托“六进村六能七变”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九女峰乡村度假区获评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称号;九女峰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被财政部总结为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三种典型模式之一。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