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姚曼
作为传承齐长城文化的艺术符号,非遗成为激发长城活力的动力源泉。如何让齐长城沿线古老的技艺走进人民生活,让非遗“活”在当下,各地都在努力做着探索和尝试。
齐长城非遗保护的山东道路
山东是非遗大省,国家非遗数量居全国第二,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截至2022年3月全省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山东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表》数据显示,山东省非遗项目数量前三甲为菏泽、济南、潍坊,齐长城沿线城市占两席,其中,济南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3项,省级108项;潍坊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7项,省级有99项。
齐长城沿线非遗资源富集,据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目前齐长城沿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1个、省级项目506个、市级项目2382个、县级项目7375个,涵盖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戏曲、传统技艺等10大门类。
近年来,山东加强齐长城文化研究阐释,挖掘、展示、利用齐长城各类资源,打造齐长城文化旅游带。为支持齐长城沿线非遗保护,山东开展了包括齐长城沿线非遗资源在内的全省非遗资源系统调查,健全齐长城沿线的非遗名录,现在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现有国家级传承人34名,省级传承人178名。
在今年山东省政协围绕“努力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议题,于济南召开的2022年度第三次月度协商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指出,山东将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在齐长城沿线非遗保护传承上做好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教育普及、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三方面工作。
打通“长城+非遗”的文旅融合路径
让非遗“活”在当下,首先得让它近距离接触大众,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事实上,很多非遗项目都具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国内对于非遗“活化”工作开始大量探索,出现了以下几种模式,值得借鉴。
1.“非遗+民宿”开辟非遗活化路径
非遗与民宿的结合既丰富了民宿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路径。
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2021年从域内60家精品民宿中遴选评定17家打造“齐长城宿集”品牌。济南董家村自2019年起,充分利用原闲置民房,改造建设高标准民宿,打造集住宿、餐饮、采摘、黑陶体验制作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靠“民宿+非遗”吸引大批游客。
2.“非遗+研学”传承中熔铸精神品格
有非遗特色的乡村可以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非遗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产品,在盘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菏泽市推出首批9条手造主题非遗研学旅游线路,囊括了刻瓷、陶艺、汉服、工笔牡丹画、鲁锦、木雕、绳编、剪纸、粮画等一大批手造体验项目。临朐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硕,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长年组织开展沉浸式展演、传承传习、研学旅游等活动。围绕非遗传承,临朐县积极打造齐长城非遗传承项目,建设齐长城文化展厅、山东特色非遗项目展厅等,传承与创新并举,让游客深入了解齐长城沿线的非遗之美。
3.“非遗+手造”步入寻常百姓家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优路径就是进入市场、融入生活。要做好传承与传播,必须注重创新、创意,与时代接轨。现今,像传统扎染、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手造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那么如何让齐长城非遗手造“活”起来,让“指尖技艺”衍生出“指尖经济”?
一是深耕齐长城文化内涵,聚焦工艺创新,对制作方法、工艺流程改良升级,让手造产品“活起来”。
二是多元融合,培育“手造产业”。探索“手造+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抖音开通了名为“国华即墨花边”的账号,通过在平台分享即墨花边的材料包教程、不同花边的视频,获赞超23万,粉丝超7万,通过抖音店铺销售378件工艺品。探索“手造+扶贫”,发挥传统手工艺“灵活就业”优势。探索“手造+旅游”,发掘旅游新消费需求,开设非遗项目为主要体验内容的展销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塑造品牌,讲好“手造故事”。用高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可以将非遗文化展馆集研究保护、科普教育、传承互动于一体,采用“主题场景+柜台展陈”方式,增强互动感、体验感,打造“标志性”文化符号。
4.“非遗+沉浸演艺”成为下一个风口
在文旅项目中将非遗融入演艺屡见不鲜,歌舞表演、实景演出等演艺活动,是对文学、音乐、舞蹈、服饰、习俗节气等文化的再开发。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沉浸式”非遗演艺成为文化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2021年山东发布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齐鲁非遗演艺之旅把山东的传统戏剧、舞蹈、音乐、曲艺、传统体育等有机结合,打造了沉浸式体验的非遗演艺线路,丰富了游客的文旅体验,这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齐长城沿线的山东梆子、五音戏、章丘编鼓、东路大鼓、诸城派古琴斫琴技艺等非遗艺术形式,跟陕西安塞腰鼓等文化品牌知名度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还未形成高附加值的周边产品。但可以通过全息齐长城音乐秀、虚拟现实影像等线上旅游新产品、数字+音乐的创新,将齐长城非遗艺术的保护、传承跨越时空限制,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潮流音乐元素结合,更贴合年轻一代的喜好,让非遗音乐走进大众生活。
5.“非遗+节庆”打造最强磁吸力
非遗源自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常用商品,结合我国各具特色的传统节庆、庙会等民俗活动,无疑成为“非遗+旅游”的最强磁吸力。当然,非遗节庆绝不是单纯增加点非遗项目展演,而是要深度挖掘各类旅游休闲空间的非遗资源,促进非遗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体验项目。并且,要通过配套旅游接待功能、增加旅游服务等,将非遗的资源形态转化为游客可体验的旅游产品,不断创造和拓宽新消费场景,打出品牌效应。
6.“非遗+互联网科技”展现非遗文化精华
近年来,数字化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山东将齐长城数字非遗计划作为重点数字化工程,建设“齐长城数字非遗计划”网站,采用先进的拍摄技术,数字化制作齐长城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手工技能类、仪式节庆类等,展示齐长城沿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
用“数字文旅”促进齐长城的开发利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表示,要创新齐长城文化传承利用方式,实现遗产资源利用保护的效益最优化。
齐长城非遗如何突破困局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长城遗产活化利用水平较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亟待提升,展示利用阐发不足,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展示,遗产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更需要加强齐长城的宣传推广,提升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旅游品质。
今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山东的主场活动中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齐长城非遗进行了深化探索。举办了“走近齐长城”媒体采访行,成立齐长城文化和旅游推广联盟,举办齐长城保护工作座谈会等,一方面推进了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一方面推动了文化遗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非遗研究只有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要加强与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加强齐长城相关非遗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工作,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