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刘雅青
自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该模式就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山东也一直在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山东已评出三批共3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齐长城沿线17个县(市、区)中有13个名列其中。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齐长城沿线城市通过持续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水平,构建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新版图。
广里村北长城
政策加持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
2016年—2021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公示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关于第二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示》《关于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示》等文件,为山东省内全域旅游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令省内各单位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有了基本遵循。
全域旅游秉承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的管理体系以及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旅游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日印发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一廊、七段、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为核心,整合沿线重点遗产本体、典型文化景观和重点文旅项目,聚焦齐长城核心形象廊道的构建,以点面结合、辐射全域,为打造山东省内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沿线多个项目还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与引导社会基金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实现全域式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2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深入开展助企纾困,加快服务业恢复发展,山东省又推出了一系列文旅相关政策,其中也包括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市给予一次性奖励的有关规定。
齐长城沿线的“全域”实践
全域旅游的核心是从点向面进行突破,提升区域整体吸引力,拓展旅游产业关联度。当前,山东正着力推进齐长城沿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提升,截至目前,沿线17个县(市、区)共有1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区、莱芜区,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潍坊市临朐县、诸城市、安丘市,临沂市沂水县,日照市五莲县、莒县。每一地均依托当地优势资源,面向公众文化需求,不断完善全域旅游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具体路径上,重点推进建设“长城+历史文化”“长城+生态”“长城+现代”“长城+红色”4类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并以点带面,以重点文旅融合项目为支撑,整合周边资源,统筹要素配置,创新产品业态,打造长城六大经典旅游线路,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1.长城+历史文化
根据《规划》,长城沿线将建设19个“长城+历史文化”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包括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马套乡村旅游集聚区、淄博市齐长城(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潍坊市临朐县齐长城潍坊非遗传承示范区、临沂市沂水县沂蒙小棉袄民俗文化产业园、日照市莒县莒国古城等。围绕齐长城沿线富集的文化,《规划》推出以“走长城,读齐鲁,爱中华”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串联大峰山风景区、翦云山旅游度假区、九如山长城文化公园暨两山理论实践区、梦泉生态旅游区、涌泉生态旅游区、月季山齐长城农业观光与民俗体验示范区等重要节点。
2.长城+乡村
以文化赋能乡村建设,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一直是文旅产业努力的方向。齐长城由于沿线古村落聚集、文化内涵丰富,所以在乡村项目的开发上颇为用心。如济南市莱芜市锦阳关齐鲁古道文化旅游项目,以锦阳关为核心,整合其沿线娘娘庙村、吕祖泉村、鲁地村、上游村、大厂村、石子口村等传统村落,以锦阳关历史文化内涵为基础,融合当地生态、民俗文化,打造齐长城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样板区。淄博市博山区的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主要依托齐长城沿线传统村落,建设精品民宿和旅游景区,并以和尚房村为主体,引入大学生建造节、绿乐园亲子教育、理想空间乡村工作站、国际青年营地、中国国家地理、乡伴创客学院、大师琉璃工坊、节日盒子文创店、精品民宿群等品牌,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开发各类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同时提出了打造“长城风情乡村休闲度假线”,即以“游长城山乡,品多彩风情”为主题,串联方峪古村、泰山九女峰文旅融合区、齐长城“一线五村”文旅综合体、“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区、牛记庵村、上端士村、梦泉村、黄石板坡村、邵家楼、赵家石河村、九上沟村等重要节点。
3.长城+康养
通过借助乡村振兴中对文化村落的转型与升级,兼顾传统文化保护与新功能嫁接,以满足游客“养生”与“养心”之需要。齐长城五莲段,横亘于五莲县城北,占据了齐长城总长度的十分之一,其脚下的聚龙温泉康养小镇,则是体现“康养”初心、可以大口“森呼吸”的绝佳去处。中式院落、户户温泉,同时小镇还处于极致山水自然生态间,配套有休闲生态农庄,让前往旅游的人都能拥有绝对的品质养生享受。而同样坐落在日照市五莲县的白鹭湾美术馆特色小镇,则通过规划建设几米行旅、心灵之谷、艺游村落等文旅项目,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观光工业、健康养老产业等产业聚集,让小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4.长城+红色
围绕齐长城沿线的红色文化,《规划》提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三大工程,即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工程、红色精品基本陈列提升工程。鼓励深化革命文化的传承利用,建立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与齐长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组织开展具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系列主题活动,以推进齐长城沿线红色文化特色村创建工程,探索齐长城沿线革命文物与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如潍坊市诸城市的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是文旅研学的典型目的地之一,它以王尽美故居为核心,全面实施王尽美生平事迹展室、革命传统教育展播厅、枳沟镇文史资料研究院、尽美红色文化广场、尽美红色文化长廊、乔有山麓书院、“星火燎原”纪念林、乔有山碑林和尽美放羊小道等景点建设工程,让前去研学的游客无一不深深体会到革命先驱经历的艰辛历程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5.长城+科技
“文旅+科技”可与城市特色、产业品牌、互联网相结合,挖掘其中的特色IP,构筑从旅游到商业休闲的全产业链,同时呈现“互联网+文化”的产业新业态。实施互联网提升工程,是推进齐长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灵活运用5G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工程,一方面实现文物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和多媒体技术留存文物信息,从而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和传承水平。而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旅游地图、数字文化讲坛等又将齐长城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既增加了流量,又可以向游客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实现多机互联、共融共享,为全域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以“全域”的持续效应,培树齐长城特色文旅品牌
在“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表示,全域旅游不是一块牌子,而是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塑造齐长城特色文旅品牌,要在“全域”理念下,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走向目的地营销、城市营销,并持久性地加以贯彻实践。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张振鹏曾表示,要保证全域旅游创建的效应持续,需要打造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从而实现全域旅游的常态化发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高质量的旅游产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高质量的保障体系、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高质量的综合效应。一方面形成全时间、全空间、全要素、有特色、有魅力、高质量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发挥全域旅游的社会效应。
此次《规划》也以持续提升沿线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水平为导向,提出打造齐长城文化旅游带、完善提升沿线环境设施配套、推动齐长城数字再现等工程,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等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全域旅游离不开全民的共建共享。提升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创新营销方式,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渠道,通过社会宣传、媒体推广、活动策划等方式,形成营销推广合力,营造全民参与格局,提升齐长城文化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