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非遗周刊】济南非遗公开课首期开讲

2022-10-02 08:54:4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日前,由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推出的“泉涌匠心”济南非遗公开课首期在益康非遗体验馆举办。公开课首期,济南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董凤岐来到现场分享面塑的历史故事,鼓励广大青少年投入这项非遗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中。

公开课体验环节中,董凤岐(前排右3)和其徒弟在现场制作面塑,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打响济南非遗活品牌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非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成为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进行,非遗引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活动得到各方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非遗保护水平,提高群众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进而为其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供坚实的精神力量。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济南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非遗是这座城市展示历史文化积淀的响亮“名片”。近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推出“泉涌匠心”济南非遗公开课,通过举办系列公开课的形式普及非遗知识,加大济南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济南非遗公开课采用专家授课、传承人讲解等多种形式,带领广大群众、青少年、非遗爱好者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堂。“协会将陆续邀请济南非遗传承人、学者专家、非遗保护工作者参与到公开课中,通过讲解授课、互动体验、展示展演、点评分析等方式,呈现济南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格局,让广大市民认识、了解、热爱非遗,让活态化的宝贵文化财富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秦绪荣表示。

董凤岐面塑作品

  从民间艺术形式到非遗项目

  上至传说故事中的神仙人物,下至田间常见的各类动物,以面团为主要塑形材料的面塑不仅能够将各类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也发展出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细微的表情、灵动的细节、绚丽的色彩皆可传神。  

  首期公开课由济南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董凤岐担任主讲人。其面塑作品呈现细腻、小巧、高雅的风格,继承和发扬了“汤派”面塑的传统特色,融合了现代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董凤岐将其几件面塑作品带到现场,人物面庞生动,服饰褶皱逼真,细节处理入微,令观众叹为观止。  

  面塑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种类。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将面团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便是面塑。在民间,这种技艺也被称为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我国面塑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特色。根据史料记载,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曾出土距今1300余年的面制人俑和小猪。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描述的便是以油、糖混合面制成的面人可以食用,时人谓之为“果食”。面塑不仅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等方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曾经,面塑只是存在于民间的艺术,受广大百姓喜爱,但是难登大雅之堂。面塑技艺在老师傅手中也不会轻易传给外人。如今,作为非遗项目,面塑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不断传承之中,面塑艺术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希望真正喜欢面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从事这项技艺,在不断学习、钻研中传承传统技艺也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董凤岐说道。

  是面塑也是文化的载体

  公开课现场,董凤岐介绍诸多与面塑相关的历史故事,讲述面塑技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坎坷,并结合其作品,讲解济南面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寓教于乐中让广大市民、面塑爱好者对这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有更深刻的了解。在随后的体验环节中,董凤岐和其徒弟在现场制作面塑,引来不少观众围观。 

  “面塑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面为原材料进行雕塑创作的方式在其他国家非常少见。面塑技艺发扬光大的过程非常不易,如今,面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承这项技艺,便有机会让面塑发展得更好。”董凤岐说道。 

  对于想要学习面塑的孩子,董凤岐也特别提到,系统性学习美术及造型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美术观点,才能在面塑创作中实现良好的发展。 

  曾经,许多人认为面塑作品不具有长期保存的能力,是生命“短暂”的艺术品。董凤岐介绍:“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现有的面团配料的比例能够让面塑作品长时间保存而不会腐坏,也不会开裂,这让面塑作品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种以面为主要材料的艺术形式需要面对储藏时间的问题,但面也给予了其他雕塑形式无法达到的细腻表现程度及绚丽的色彩。“面塑不仅擅长于表现人物的姿态与面部表情,其本身也可以承载人物本身的故事。同时,面塑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董凤岐说道。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和孩子都对面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第一次看到制作的如此精细的面塑作品,不由感慨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市民李先生表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