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非遗周刊】丝绸之路上的丝织印染技艺

2022-10-02 09:07:2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道路上,丝绸、瓷器等中国产品被输送至远方,成为当时东亚文明的重要象征。位于山东淄博的周村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源头,这里也是山东省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的发源地。

我国最早的丝织中心

用蚕丝制成的织物富有光泽,手感滑爽,轻柔适体,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喜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自古即以“丝国”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春秋时代,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出现了距今2500余年的我国最早的丝织中心。

自春秋以来,齐国丝织技艺繁盛发达。在这里,桑树拥有悠久的种植史,被称为“神木”。当地人民利用丰富的桑蚕资源,大力发展桑蚕丝织业,齐国成为“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的富饶之地。齐桓公时,由于官府的重视和扶持,齐国桑蚕丝织业有了较大发展。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精细的丝织品十分精美,技艺高超。当时生产的丝织品不仅在国内能够实现充分自给,而且还能实现大量输出,畅销各地,以至于“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即《史记》《汉书》所称道的齐“冠带衣履天下”,足见彼时齐国丝织发展之繁盛。

至汉代时期,齐国的桑蚕业依然保持着兴盛的势头,临淄地区也成为重要的丝织业生产中心。这里生产的提花丝织物尤为精巧,丝绸制品远销异国,栽桑、养蚕、制丝、丝织技术也流传至海外多地区。明中叶以来,淄博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中心逐渐转移至周村。明末时期,这个原来只有数千余户居民的小村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以丝绸生产和贸易远近闻名的经贸大镇。时至清初,山东境内所产蚕茧和丝的质量占绝对优势,周村地区丝绸生产印染技术大大提高,迅速成为中国北方商业重镇,开启了延绵数百年的鼎盛时期。

让非遗融入旅游发展

“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这首民谣描述的便是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周村东临渤海,西近运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品集散地。随着丝织业逐步繁盛,贸易带动经济发展,周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旱码头”。

周村丝绸产品优质精良,生产技艺复杂,从蚕茧到成品要经过30—40道工序才能将蚕丝变成花样繁多、工艺精美的产品。周村丝绸织染技艺主要包括缫丝、丝织、印染三大部分,所生产的丝绸以花形大方、色泽鲜艳、质地坚韧、组织缜密、手感丰满、富有弹性等特征而著称。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传承至今,产品包含乔其纱、花绉缎、和服绸、双层夹心长巾、织锦等100余个花色。此外,周村丝绸印染业也有约300余年的历史。电视剧《大染坊》便是以周村地区兴盛一时的诸多染坊为原型创作而来,讲述清朝末年传统布染技艺发展的故事。

如今,周村古商城内的石板路上游客不绝,飞檐斗拱的传统建筑中,诸多镌刻着历史记忆的痕迹保留至今,传递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和艺术特色,多年前的贸易盛景仿佛就在眼前。古老的丝织印染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相关产品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之下颇具特色的地区“代表”。通过周村丝绸织染技艺生产的提花丝绸面料、织锦画、草木染丝巾等产品,不仅传承、保护和发展了传统技艺,也通过游客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