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山东地方戏曲拥有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清中期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兴盛态势,成为齐鲁大地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起源于山东的莱芜梆子不仅在百姓中广泛流行,亦是我国重要的稀有剧种,入选我国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名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融汇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
在济南市莱芜区、泰安、肥城等地区,莱芜梆子拥有一批数量庞大且稳定的戏迷群体。高亢嘹亮的唱腔,质朴清新的旋律,真挚动人的表演将观众“锁定”在台下。对他们来说,观看莱芜梆子不仅是放松心情的途径,也是享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过程。
莱芜梆子是莱芜地区的地方戏曲,又名“莱芜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名为“老阳春”的安徽戏班跟随着“四大徽班进北京”的脚步一路北上,行至泰安西南的夏张附近后落脚此地,在泰沂山区一带开启演绎之旅,徽戏就此流入山东。
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逐步流传到鲁西南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鲁西南地区的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符合泰沂地区人民喜好,也更迎合其刚直侠义的性格,因而得到广泛的喜爱并日渐兴盛。为了入乡随俗,老阳春戏班便也逐步将梆子腔的表演方式移植到演出之中。自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至后来,莱芜地区的方言亦被融入表演之中,莱芜梆子这种地方戏曲表演形式就形成了。
极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莱芜梆子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同时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莱芜及周边地区民众的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从唱腔上看,莱芜梆子特征显著,表演高亢雄壮、气氛热烈,清亮高昂的唱调绕梁不绝。在表演中,男腔采用的是假声翻高、向里吸气演唱的“立嗓”,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演唱的小嗓,称为“讴腔”。此外,朴实的旋律和流畅的行腔,无大幅度变化的旋律,较长的花腔拖腔,清晰的吐字方式,明快的演出节奏……这些都让莱芜梆子的特色愈发明显。
从表演方式上看,莱芜梆子也极具特点。其演出形式粗狂豪放,擅长夸张表演,因而在正剧、喜剧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此外,其朴实生动的表演中传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表演更贴近百姓生活。
莱芜梆子具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共有演出剧目近500种,其中包含传统剧目300余种,改编移植传统剧目50余种,创作、移植现代剧目百余种,精品荟萃,蔚为大观。 旧时,广为流传的“江湖十八本”包括《两狼山》《全忠孝》《玉虎坠》《春秋配》等作品,是莱芜梆子的代表剧目。进入新时代后,《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八件衣》等传统作品经过整理、排演,在演出中也广受好评。此外,《送猪记》《三定桩》等现代戏也呈现出莱芜梆子发展的新面貌。
不断展现活态与生命力
作为山东地区重要的地方戏曲种类之一,莱芜梆子的音乐表现形式极具特色,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传统的伴奏乐器分为三大件:大胡琴、作棱月琴、三弦。据悉,在发展中,为了克服乐队音色高、嗓尖的弱点,莱芜梆子将三弦舍弃,增加中音板胡,组成了新的三大件。此外,演出中还常用到笛、笙、二胡等乐器。莱芜梆子使用的板式共有29个。其曲牌也比校丰富,可分为唢呐、丝弦和笛子曲牌三大类。
融合徽戏与秦腔特色,并与莱芜当地方言融合,剧目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元素,莱芜梆子贴近群众且深受其喜爱。此外,莱芜梆子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现了民族文化创造力,并在世代流传中不断展现活态与生命力。如今,诸多短视频平台中,不少以莱芜梆子为主题的自媒体账号得到许多网友关注,莱芜梆子演出也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传统非遗戏曲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