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子川 邓家钰
面临新形势、新需求,各地如何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强文旅品牌推广?本文以山东为例,从产品研发、推广营销等方面探索有效提振文旅消费的新模式。
2022年,研学、自驾、露营等产品需求旺盛 摄影记者 王晓峰
丰富供给,探索发展新模式
结合今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山东各级文旅部门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当下的不同产品,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的出游需求。
1.打造“家门口”旅游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2022年,微旅行、宅度假和文化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研学、自驾、旅游专列、露营等产品需求旺盛。
为满足大家不远行,就近享受假期、度假休闲的需要,山东推出“近”享山东好时光系列产品。“五一”假期,围绕“近”享五一主题,推荐“乐享微度假”“畅享自驾”“纵享健身”“精致露营”等主题线路及目的地。“中秋”假期,围绕“近”享中秋佳节,“驾”游好客山东主题,策划推出“家门口”十大主题精品自驾线路,开启中秋“驾”期新体验。
济南市莱芜区对资源要素系统整合,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规划建设一批乡村绿道、自行车慢道、健身步道,建设“快行慢游”的路网游览体系。加大全域旅游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全覆盖。
潍坊市奎文区金宝乐园主动调整经营思路,探索发展新模式,突出“微旅游”概念,提升景区的体验性和互动性。景区增加了休闲房车、露营基地、自助烧烤等特色板块,最大程度上满足市民对近郊微度假、轻旅游的需求。
2.研发个性化旅游产品
在高品质旅游产品方面,针对人们更加注重旅游品质和旅游体验的市场需求,山东打造系列产品。如精选儒家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等山东优质文旅资源进行品牌化包装,推出适合青少年科普、亲子研学、中老年游学的深度文化体验的高品质产品,发掘骑行、徒步、登山、滑雪、温泉、中医药、旅居等休闲游憩资源,打造康养健身产品。
聚焦年轻群体的文旅消费需求,山东加大剧本杀、汉服旅拍、国潮体验、脱口秀、小剧场等个性化体验型产品的策划研发,有效吸引广大年轻游客参与。
在县域旅游产品方面,组织开展了“好客山东爱驾齐鲁”县域自驾推广活动,通过自驾游,串联乡村、民宿、夜游、采摘、美食等多业态产品,打造特色县域旅游产品IP,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
而在倡导文化振兴、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菏泽市推进“牡丹书房”的建设和宣传。其能够满足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和社区延伸,让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取优质的文化内容供给。
创新模式,以宣传助力新消费
文化旅游市场潜力的激发,一方面靠相关部门培育引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宣传推广新方式的助力。
1.注重品牌打造,提升影响力
山东推动供给侧求新求变,以“好客山东XIN体验”为主题,通过“山东人游山东”“好客山东游品荟”“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好客山东贺年会”等活动引领,不断加强文旅产品策划,加强宣传推广创新,为“好客山东”品牌持续注入优质内容。
今年6月,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在济南启动,本届消费季以消费季品牌为引领,紧扣“创新”“手造”“科技”“数字”等年度关键词,打造了全新的品牌IP形象和视觉系统。全面吸纳各地优秀文旅品牌节会,评选发布“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文旅企业、产品、活动榜单,构建消费季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活动品牌等“1+N”品牌体系。
同月,“一起趣野‘营’在泉城2022年济南露营季”拉开帷幕,露营季贯穿整个暑期,推出系列露营主题活动,让泉城市民游客有高质量露营地可“驻扎”、有丰富产品可体验、有美丽风景可分享、有休闲生活可享受。
聊城市则通过打造“两河之约”特色品牌体系建设、融合精品旅游产品营销、探索开展区域文旅合作,创意开展“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同时,“跟我二十四变”寻游二十四节气新聊城系列活动和“两河之约XIN体验”旅游创新线路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获得较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实现了品牌营销创新突破。
2.精品引领,增强旅游体验
今年初,山东发布12条冰雪主题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既串联了温泉康养、民宿休闲等冬游资源,又与体育健身、摄影打卡、剧本杀等小众旅游体验结合,以“冰雪+”助力冬季旅游升温。
春季,“好客山东”品牌持续输送动能,重点围绕山东的黄河、海洋资源研发相关产品,整合省内沿黄、沿海的新景点、新项目、新业态等文旅资源,面向不同市场、不同客群,设计推出一批包含自然生态、人文体验、亲子研学、民俗风情、自驾休闲、康养健身等类别的周边游、深度游、微度假等高端产品。
在自驾游方面,威海市以“精致”理念为引领,围绕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开发了2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打卡点。同时加强营销策划,推出威海寻鲜游、房车露营游、千里海岸重机摩旅节等200多项主题活动,让消费“温起来”,市场“暖起来”。据统计,2022年7月至8月,威海全市约接待游客17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7.41亿元。
转换理念,文化遗产保护有亮点
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需要过硬务实的保护举措,也需要前卫新颖的推广方式。围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联合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深入挖掘山东文物资源,加强宣传策划,讲述山东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1.创新宣传方式,讲述文物故事
今年,山东文旅部门联合山东电视台打造文史探索类节目《文物里的山东》,精选30余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广泛性的山东时代影响力文物,邀请权威考古专家、文化学者、博物馆馆长作为文物推介人,由年轻的文物爱好者组成文物研学团。通过文物探源、文物关联人讲述以及文物研学课和专家解读,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价值与意义,从文物开启了解历史、关照现在、启迪智慧的魅力文物之旅。
在博物馆体验上,梳理出“国宝物语精粹游”“济南老城漫游记”“别样青岛回忆录”“仙境海岸寻踪图”“多元文化会客厅”和“山河大家奇遇记”六大精品旅游路线。
同时,利用“好客山东”天猫、京东旗舰店做好文旅资源宣传推广,策划实施了全国首个省级博物馆文创集合店,整合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资源,于“国际博物馆日”上线“博物馆的力量——文物山东2022奇遇记”文创专区。
2.新媒体加持,让文物历史走进生活
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用户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打开不一样的文物解读模式。在感悟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让千年文物“活”起来,走进了百姓生活。
“百名博物馆长讲宝藏”主题活动于今年启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征集评选博物馆馆长讲述经典馆藏、文物故事的短视频,为群众挖掘推介博物馆背后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并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