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域周刊】烟台奋力打造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2-10-21 08:52: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烟台正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提升经济整体质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主导产业变大变强——产值过千亿元产业由2个增至4个,万亿级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未来可期,3—5年内东方航天港将实现年产固体火箭20枚、发射卫星上百颗,生物医药未来5年可年均上市1—2种新药。

重大项目加速集聚——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明年中交,总投资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项目从无到有、半年开工。

创新平台集成搭建——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和新药创制2个山东省实验室快速建设、数量占全省1/5,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5年将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0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吴绍博

产业集群培育

今年6月,烟台绿色石化产业龙头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历史性节点:全省首个百万吨乙烯工程——万华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一期竣工验收全面达产。

由此,补齐了万华聚氨酯产业链最关键的原料和副产物利用的链条,使万华烟台工业园真正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优势的聚氨酯制造基地。同时,万华正在规划建设120万吨乙烯二期项目,将填补国内聚烯烃弹性体产业空白,预计2024年投产,可新增产值200亿元。

烟台绿色石化,动力澎湃。一路向西,与万华烟台工业园相呼应,黄渤海新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蓬莱)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共同形成了万亿级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将崛起为全省化工行业一个新的增长极,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黄渤海新区率先突破的示范引领工程。

不只绿色石化产业,烟台其它几大新兴产业集群已然风生水起、蔚为大观——

清洁能源率先成势。烟台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实现了全国第一次零碳供暖。2021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75万千瓦,占全市能源装机总量48.8%,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国电投核能总部落户,是本轮央企外迁中全省落户的首个央企总部。

航空航天前景广阔。6月29日,烟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再迎盛事,海阳空天信息研究院浮空器生产基地正式揭牌,将极大增强东方航天港“星、箭、弹、船、器”五大核心能力。

生物医药蓬勃发展。2021年烟台上市4种新药,其中2种国家一类新药,居全省首位,未来5年可年均上市1—2种新药。

下一步,烟台将全力推进海工装备、光电、消费电子、工业设计等16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千亿级产业集群。

项目集聚实施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重点项目建设是重要支撑,也是最有力的抓手。

6月14日上午,大雨倾盆,烟台如期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这是2022年度烟台组织的第5次集中开工,全市14个县市区重点项目同步启动,共有18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2亿元。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烟台坚定不移走项目集聚实施的裂变发展之路,充分释放高质量重点项目创造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效应、拉动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优化资源配置的催化效应,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劲动力,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立足“早”抓谋划。按照“8月份拉出框架、10月份谋划前期、12月份完成准备、元旦后每月集中开工”时序,推动项目早谋划、早开工。

着眼“快”抓推进。滚动实施“百日攻坚”,每月1次集中开工,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模式,全市50个项目实现“四证齐发”。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一企一策”靠上帮助纾困解难。全力推动499个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快速启动,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瞄准“实”抓招引。启动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聚焦重点产业链,筛选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建立重点招引企业库,着力招引标志性大项目好项目。2022年计划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三类500强项目150个以上、央企强企二级总部3个以上。

2022年,烟台共确定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604个,年度计划投资4832亿元;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86个,年度计划投资1011亿元。

一批顶天立地、事关长远的重点产业项目提速实施。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万人施工,2022年已完成投资259亿元,全年计划投资500亿元,明年实现中交;总投资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项目从无到有、半年开工。

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体系。决战决胜“十四五”,烟台动能强劲,未来可期。

平台集成搭建

一个省级实验室可以为一片区域带来怎样的发展活力?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引进了6名院士、多名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带领近一百人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与8家企业签订技术研发合同,助力多家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这是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自2021年7月份扎根烟台开发区后,为这片新区发展所注入的强劲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烟台坚定不移走平台集成搭建的创新发展之路,按照“一个产业集群、一个科创平台”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布局多层级科创平台,高效激活第一动力。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目前,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和新药创制2个山东省实验室正快速建设、数量占全省1/5,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5年将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0项。

依托科创平台载体,科技创新区域高地加速形成。烟台正加快布局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海洋经济创新区和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区两廊”。

向西看,创新板块在隆起。八角湾新城已经成为“创新要素”集合地,先后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投用。

向东看,创新高地在崛起。位于烟台高新区的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项目,综合完成率达到60%以上。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是烟台重点打造的“三大科创平台”之一,将开展创新药物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孵化培育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打造机制灵活、国际先进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新药研发创新高地,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建设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一体化平台,建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北方蓝色药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