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非遗周刊】茂腔:美丽的“胶东之花”

2022-10-29 08:10: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浓浓的乡音,生活化的念白,跌宕起伏的唱腔,这首流传许久的胶州民谣,生动地唱出了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茂腔从明清发展至今,历经数百年传承,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茂腔目前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茂腔曾有两种称呼:一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二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了“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后来,在艺人带动下,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后定名茂腔。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十分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茂腔的传统剧目有100多种,经常演出的有“四大京”“八大记”,尤其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五杯记》《风筝记》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其中,《罗衫记》是根据《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改编来的作品,人物形象丰满,剧情生动感人,多年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

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工作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素养,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中,并将京胡、二胡、月琴这“京剧”三大件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后来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在行当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划分角色,分工更加细致齐全,形式更具时代气息。

如今,茂腔的传承发展愈发受到重视。2006年,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密市艺术剧院、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获得“茂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随着时代发展,茂腔的相关保护机构也在对茂腔的创新传承方式进行多元探索。譬如,高密茂腔就凭借创新经营模式、生产形式和内容题材,走出了一条向现代化转型探索之路。另外,茂腔优秀剧目《东京》《西京》《状元与乞丐》等剧目已经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唱片社等拍成戏曲艺术片或录制成唱片、磁带发行,深受听众喜爱。戏曲茂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老的茂腔艺术在新的时代,依旧蓓蕾满枝,芬芳吐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实习生 刘璇 梁琪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