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运动周刊】一座小县城凭啥做出了“中国首马”

2025-03-01 09:29: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如同人们预想的那般,2025年,中国马拉松的第一个大新闻依旧属于仁寿。在近日举行的2025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中,中国男子半马国家纪录再度刷新,中国境内的半马男女最好参赛成绩也双双刷新,一场比赛打破了三个纪录,仁寿半马想不低调都难。

这是中国第三个白金标马拉松赛事,更是国内首个白金标的半马赛事。上海、厦门都是大城市,那里出现这样的高规格赛事不足为奇,但仁寿只是一座位于四川眉山的县级市,这里缘何能诞生“中国首马”,这很值得我们去讨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柏村

七年磨一剑,仁寿上演华丽转身

仁寿半马的辉煌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了七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

2017年,仁寿半马初出茅庐,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专业的组织赢得了中国田协“铜牌赛事”及“自然生态特色赛事”等荣誉,为赛事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几年,仁寿半马不断升级,2019年成功晋升“银牌赛事”,并成为“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首站,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1年,仁寿半马正式成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标志着赛事迈入了国际舞台;2024年,赛事再次跃升,成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为最终摘得“白金标”桂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界田联对白金标赛事的评选涵盖赛道设计、医疗保障、选手水平、奖金设置等七大维度,仁寿半马通过持续优化赛道、强化医疗保障、吸引国际顶尖选手等举措,逐步满足了严苛的评审要求。特别是赛道的优化,直道占比从52%提升至99.5%,累计爬升仅1米,为选手创造了极佳的竞技条件,这样的设计不仅减少了选手的体能消耗,更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水平,使得仁寿半马成为了选手们竞相挑战的热门赛道。

自2017年首届赛事成功举办以来,仁寿半马便以稳健的步伐,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马拉松赛道的科学性对选手成绩和赛事口碑具有直接影响。仁寿半马的赛道以“平、宽、直”著称,其设计理念与扬州半马、上海半马等成功案例不谋而合,都充分展现了科学规划与城市禀赋的完美结合。

在赛道优化上,仁寿半马以近乎执拗的态度一步步做到极致。从2017年首届赛事的52%直道占比、42米累计爬升,到2025年的99.5%直道占比、仅1米累计爬升,仁寿半马的赛道优化之路堪称传奇。特别是2025年,赛道再次升级,取消了1个折返点和1个右转,冲刺道长达1200米,出发道宽度达到18米,最短路径精准覆盖全程21.0975公里。这样的设计,无疑为选手们提供了最佳的竞技舞台。

世界田联A级丈量员闫俊涛对仁寿半马的赛道给予了高度评价:“坡度小、弯道少,运动员可快速进入配速状态。”

眉山仁寿半程马拉松的“白金标”之路,不仅是中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县域城市通过战略定力与创新思维实现逆袭的生动写照。它证明,在中国城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小城市同样可以凭借精准定位、科学运营与资源整合,在国际舞台上书写自己的传奇。

推动“体育+”,赛事与城市共赢

仁寿半马的溢出效应远超赛事本身,其核心在于将赛事流量成功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留量。

在文旅融合方面,赛事期间推出的“跟着赛事游眉山”活动,联动了100余家餐饮企业发放100万元消费券,有效拉动了当地旅游消费。据统计,2024年赛事直接拉动旅游收入9253万元,消费总额超过2亿元。这不仅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城市形象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全民健身方面,仁寿县配套建设了运动公园、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并举办了乡村篮球赛、社区游泳赛等全民活动。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仁寿县累计举办赛事2200余场,直接拉动消费1.8亿元。

在品牌效应方面,仁寿半马通过赛事展示“天府南门·大美眉山”的城市形象,成功吸引了国际攀岩锦标赛等高端赛事落地。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城市向“国际时尚运动名城”的转型。这一模式与厦门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城市名片”策略相似,但仁寿更注重以小搏大,通过精细化运营,将赛事与县域经济深度绑定,实现了赛事与城市经济的双赢共生。

通过实施“体育+”战略,仁寿县成功将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经济紧密联动起来,实现了赛事与城市经济的双赢共生。

赛事水平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选手参赛。参赛规模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一下子涌入上万人,无论从交通、住宿等各方面赛事保障上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和检验。为了确保每届马拉松比赛的顺利进行,眉山市、仁寿县多次召开调度会,深入研究赛事细节,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做好赛前保障和赛事服务。此外,仁马赛事的成功,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深度参与和热情支持。每年赛事期间,仁寿市民们都踊跃参与到赛事志愿服务、宣传推广、观赛助威等活动中,整个城市洋溢着浓厚的马拉松氛围。

中铁仁禾小区紧邻半马起点,开赛前,彭海军和姚琳夫妇无偿将自家房间提供给参赛选手使用。这样的举动,不仅体现了仁寿市民的热情好客,更彰显了全民参与赛事的浓厚氛围。

女子组冠军、四川籍运动员何巫呷在比赛中也感受到了市民们的鼓励。她表示:“其实今年我跑到后面10公里的时候状态不好,有点想放弃了,但周围的市民们一直在喊加油!就又激发了我的斗志,想着一定要把冠军留在我们四川。”

前奥组委、世界田联技术代表布莱恩也对仁寿半马的成功表示赞赏:“在县城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所有人都充满了激情,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这是仁马的特色,也是仁马的成功。”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