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豹评 > 内容详情

照亮隐秘的角落,警惕犯罪低龄化

2022-08-11 09:03:3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8名未成年人参与故意杀人,再敲犯罪低龄化警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引导是关键。首先,要净化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有害未成年人健康的暴力、淫秽书刊、光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带动孩子努力求知识的进取心,关心孩子的成长、困惑和心理变化。


近日,一段配文“甘肃永昌一名初中生被多人围殴”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快速流传,引发全社会关注。8月9日,永昌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受害者21岁,尸体被找到;8名嫌疑犯已抓获,均为未成年人。(8月10日新京报)

已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调整了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照此规定,这8名未成年人已涉嫌犯故意杀人罪,并致人死亡,且情节恶劣,如果他们均已满十二周岁,将会负刑事责任。然而,严惩这群未成年人,也给家庭和社会留下难以消解的痛感。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近年来,未成年人参与暴力犯罪或者遭遇暴力侵害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且呈低龄化趋向。事实上,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犯罪低龄化、行为成人化、性犯罪比例上升等,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不可否认,影视作品和书刊,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教唆犯”。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中,有70%左右的人常看淫秽书刊、黄色和带有血腥暴力的录像带、VCD,有90%的人常玩淫秽或赌博性的电脑游戏。特别是,充满色情与暴力的影视作品,容易诱发未成年人群体作案。本案8名未成年人参与故意杀人,正是群体性犯罪的体现。

换言之,8名未成年人参与故意杀人,再敲犯罪低龄化警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引导是关键。首先,要净化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有害未成年人健康的暴力、淫秽书刊、光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带动孩子努力求知识的进取心,关心孩子的成长、困惑和心理变化。再者,正确引导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对其进行适时的性教育,通过文体活动、探索发明等多种形式,将青少年的精力引导到学习、生活中。

特别是,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仍应坚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应积极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切实加强对高危未成年人的干预矫治,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此外,对于游离在社会上的未成年人,呼吁有关部门或民间建立一个专门的帮教机构,管理监督并辅助他们健康成长。总之,全社会应行动起来,让未成年人远离罪恶。

 

◎汪昌莲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