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临近春节,与非遗相关的习俗和活动也陆续开展。日前,“匠心手造”济南非遗新创作优秀作品年展展出,300余件非遗作品集中展出讲好泉水文化;“秦琼故里,济南寻福:壬寅年秦琼祈福文化旅游节”同时于线上启动,将年俗非遗项目集结展示。线上线下联动的非遗文化盛宴,让市民在观展和体验过程中感受浓厚的家乡年味。
“匠心手造”推动非遗传承
1月24日,“匠心手造”济南非遗新创作优秀作品年展暨“富力凯悦迎新春”非遗精品展开幕式在济南富力凯悦酒店举办。此次活动由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济南市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文创人员倾力创作的300余件作品对外展出,以展示济南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教育普及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济南市举办“匠心手造”济南非遗新创作优秀作品年展是为充分利用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质资源,创新发展“济南手造”新业态,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为非遗传承人、爱好者搭建展示、展演的舞台,以此积极引导非遗传承群体讲好黄河故事、泉水文化的同时,推陈出新,突出非遗“符号”,集中展示济南非遗传承群体新创作优秀成果,真正把“济南手造”落地落实,将其打造成为济南市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活动现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秦绪荣在致辞中介绍,此次活动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作品384件,包含剪纸、面塑、微雕、刻瓷、蛋雕、木作、结艺等60多个代表性项目,作者涵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0余位,非遗爱好者120余人。此外还收到传统舞蹈、曲艺、戏曲、传统音乐类曲谱、歌词、脚本等54件。
活动现场同步为本次精品展的入选作者、优秀组织者颁奖。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文创委员会、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七西社区剪纸社团获得优秀组织奖。随后,济南结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胡立华、鲁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戎玉蕊、历山根雕传承人李殿岭、和圣文刀传承人柳森林等12名入选作者现场领取奖项。
秦绪荣表示,接下来,活动将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展演,让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爱好者、文创人员参与融为一体,充分展示济南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教育普及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助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的关注和热爱,促进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
线上体验展泉韵风采
1月25日,“秦琼故里,济南寻福:壬寅年秦琼祈福文化旅游节”于线上启动。民俗表演锣鼓队、京剧《秦琼》片段、少儿节目《年画娃娃》、虎娃诵《祈福词》共系祈福卡、线上嘉宾送祝福,丰富的内容,美好的寓意,欢乐的氛围引来众多线上关注。
据了解,此次秦琼祈福文化旅游节以 “秦琼故里 · 济南寻福”为主题,通过“祈福、送福、纳福”等多项活动,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秦琼文化和泉城文明之风,在喜迎中国传统佳节之时,让深藏于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鲜活起来,让市民和游客足不出户参与祈福、纳福活动并得到美好的祝福,营造欢乐喜庆过大年的浓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的是,活动首次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在线上举办,在辞旧迎新之际,为全国观众送上丰盛的文旅大餐。
为增强互动性,此次秦琼祈福文化旅游节设置了大量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线上活动。1月25日—1月31日设置祈福、送福在线互动,市民可线上填写祈福卡、点击福袋纳福。2月1日至2月15日通过省市推进的“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云视频展播暨济南市非遗协会主办的非遗年展等活动,将更多的年俗、非遗视频在祈福节平台上精彩展现。期间,秦琼传说、侯氏社火脸谱、木版年画、皮影戏、面塑、堤口庄社区民俗节线上展播等集中亮相,让广大市民在辞旧迎新之际充分享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