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非遗宝藏 > 内容详情

你知道吗?龙口粉丝,八成以上招远造

2022-11-18 09:59: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为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招远亦有着“中国粉丝之都”的称号。  

于自然中探寻风味,在岁月中酿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齐鲁大地,不乏有味鲜、清香、可口的美食基因,于传承中邀大众共享文化筵席。基于此,“好品山东”里的“非遗宝藏”网络主题活动聚焦省内代表性非遗项目,以全景式视角展现我省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在胶东大地,烟台招远的“龙口粉丝”闻名遐迩。用淀粉加工成粉丝的制作技艺传承多年,成就了誉满中外的“银丝之乡”,也经由这道舌尖上的非遗让丝丝入心的龙口粉丝沁润大众生活。  

“粉丝之都”的基因传承  

在山东人的餐桌上,粉丝是一味百搭的食材,常以风味小菜的形式满足着食客的味蕾。关于粉丝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孙膑和庞涓跟随师父学艺,期满谢师,师父让他俩各自发明一种“浆里来水里去”的东西。二人各施所能,苦苦琢磨,最后庞涓发明了豆腐,孙膑发明了粉丝。孙膑是否发明粉丝无从考究,但用淀粉加工成粉丝的制作技艺,在我国已有1400多年历史。  

据北魏贾思勰之《齐民要术》记载: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粗麻线。……取新帛细紬两段,各方尺半,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著紬,以钻钻之,密缀勿令漏粉。……裹盛溲粉,敛皿角,临沸汤上出熟煮。此后,宋陈达叟著《本心斋疏食谱》也写道:“绿粉,绿豆粉也,铺姜为羹。碾破绿珠,撒成银缕。热金石,清澈肺腑。”  

1621年,明累赠资德大夫扬州牧墓谕祭碑文中更有“粉汤五色”的记载(此碑现存于招远市柳甲沟村),这说明,当时在山东招远地区粉丝生产已成规模。而在1934年的《中国实业志》中则记录着:“粉丝业为鲁省特产……招远所产,尤为著称,据专业者统计,该县百分之六十的农户与粉业有关,每年输往上海、宁波、厦门、香港、九龙、新加坡等处,占龙口粉丝出口额的百分之七十。”  

从一组组文字与数据记载中,不难窥见招远与粉丝的渊源。事实也的确如此。招远粉丝生产,普及于明清,兴盛于清末民初。做粉丝俗称“推粉”,营此业则称为“开粉坊”。据悉,清朝末年,招远粉坊已遍布全境,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粉丝生产。1862年,清政府在烟台设东海关,龙口设分关,促进了龙口粉丝的外运销售。招远粉丝由龙口外运,为与其他地区产的粉丝相区别,将包装物上标以“龙口粉丝”“招远基本地”字样,始称“龙口粉丝”。据悉,烟台市有五个区的粉丝可以叫龙口粉丝,有招远、龙口、莱阳、蓬莱、莱州,这五个区只要按照龙口粉丝的标准生产,都可以叫龙口粉丝。不过,招远占到龙口粉丝总产量的80%以上,作为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招远亦有着“中国粉丝之都”的称号。  

多元传承推动产业化发展  

“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是招远人民发明创造并传承了数百年的中国民间优秀传统手工生产技艺。该技艺2007年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亦应如此。据了解,为推动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双塔食品公司投资2.3亿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龙口粉丝博物馆,并于2016年开馆,向游客集中展示粉丝文化的起源、发展,提升了龙口粉丝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复原区布局以明、清时期胶东古民居为主体,复原古时粉丝生产工艺、粉丝外运、粉丝销售等场景。其中“增兴福”粉坊由国家非物质文艺遗产传承人郭兰堂主持,主要复原明清时期粉丝生产作坊、晒粉场等粉丝生产场所,为游客呈现从选豆、烫豆、捞豆、磨豆到兑浆、搅盆、抖粉团直至晾粉、晒粉、捆粉、收粉一系列完整的传统龙口粉丝制作工艺。销售区则通过复建一些明清时期的餐饮休闲场所,让游客在品尝粉丝宴、胶东风味小吃,聆听胶东特色戏曲的同时,加深对粉丝文化及胶东风土人情的了解。  

如今,龙口粉丝博物馆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粉丝文化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0万多人,成为胶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盛境。此外,现代粉丝生产既传承了传统粉丝制作工艺的精髓,也在技术上进行了新的改革和创新。温控技术、菌群培养技术、包装储运技术等技术的融入让粉丝生产流程更加规范,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粉丝产量也更加稳定。亦由此,“丝条均匀、质地柔韧、光洁透明”的龙口粉丝得以走入更多百姓家,让经典味道得以延续。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