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实习生 孙俪月 王琳
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千佛山校区,外来人员需出示联系单位申请单或由校内工作人员对接登记后方能进入
近日,大学校园开放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对此做出明确答复,大学校园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对外开放,驻济高校做到哪一步了?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大部分本科院校需要实名制提前预约,且校内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等综合性场馆需要二次核验身份,暂未对公众开放。
大部分驻济高校需要提前预约
山东财经大学是目前在济为数不多的市民刷身份证即可进入的高校。9日,记者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西门看到,学校门口将人行和车行通道分开,其中,行人需要持身份证并通过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双重认证,认证通过后即可进入校园;车辆在起落杆位置会被监控系统识别车牌号,随着后台录入车辆信息后系统便会自动抬杆。为了避免高峰期排队,人行、车行通道还分别进行了校外和校内两个闸机的区分。记者刷身份证顺利进入校园后,可以在学校操场、校内公共区域进行活动,但教学楼、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并未对外开放,也不允许校外人员进入。
在济南大学,记者看到门口同样设置了门禁闸机,校外车辆在通过系统自动录入后可以进入,但若想步行进入或离开校园必须通过人脸识别,而校外人员因为没有权限无法刷脸通过。学校门口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校外车辆进入时会被门禁系统记录信息,所以相对更好管理,入校后还需要缴纳2元/小时的停车费。如果是济大校友,则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号申请注册校友卡,凭校友卡出入校园。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同样实行校友回校出示校友卡即可出入管理制度的,还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除了校友,山东大学的校内人员还可以在学校小程序上为校外人员申请参观预约。校外访客将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提供给申请人,并说明进出时间、入校事由,由在校师生进行网上预约申请,审批通过后,便可凭借个人身份证件和电子预约单入校。此外,记者还探访了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千佛山校区,门卫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仅校内师生凭刷脸或有效证件才能进入,外来人员需要出示联系单位申请单或由校内工作人员到门口对接登记后方能进入。
在高校比较集中的长清大学城,记者分别前往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等高校,学校门口均安装了门禁闸机,校内人员可通过刷脸或持证件进出,校外人员和车辆则需要通过提前预约或审批才能进入。入校后,有的高校图书馆、体育馆等场地还需要二次核验身份,非校内人员不可进出;有的高校食堂只能使用校园卡,不提供其他支付服务。
多所“双一流”高校“敞开怀抱”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所高校宣布将进一步有序推进校园开放,更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校园参观预约需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此前已发文表示,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哈尔滨工业大学2日通过官微表示,自2023年8月28日起,哈工大全面开放校园,该校也成为了新晋“景区”。
记者从“行在清华”微信公众号了解到,1月1日《清华大学扩大校园开放及优化校门管理公告》发布,《公告》指出,自2024年1月1日起,清华大学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周末、节假日社会公众校园参观可预约数量由8000人增加至每日1.2万人以上,逐步实现校园保持常态化开放状态。今年寒假,清华大学专门规划了四条精品游览路线和六条红色讲解路线,并组织了200多名学生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服务,还为中小学生来校参观提供整建制预约服务。
2023年7月,北京大学发布公告,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根据公告内容,学校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期间开放校园参观,个人和团队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在此基础上,北大近日又对外开放了新燕园冰场和未名湖冰场。随着寒假来临,北京大学还制订了“研学游”服务保障措施。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自今年1月1日起开通社会人员线上自行登记入校系统;北京外国语大学无需预约,校外人员持本人实体二代居民身份证,经闸机刷脸完成人证核验后即可入校;武汉大学开通了线上预约渠道,入校参访可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也可在校门处扫二维码现场预约,预约成功后刷身份证步行入校;复旦大学对外开放时间为每天的6时至22时,校外人员从学校公众号登记身份证等基本信息后,即可从指定校门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后进校(车辆进校需要报备);北京建筑大学自2023年12月25日起,周末及寒假面向公众开放明湖冰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2023年8月28日全面开放校园之后,2024年1月2日再次发文为游客总结了一份参观攻略,游客参观校园不需要预约、不限名额。
大学校园能否开放?教育部回应
近期,呼吁高校开放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上,有来自北京、山东、安徽、广西等多地的网友反映高校开放的问题。
在相关政策方面,早在2009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表示: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在2023年该条例的修订草案中,该条规定新增了:对于新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需满足对公众开放的条件;对于已建成且满足条件的学校,需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改造,满足开放条件。
今年1月2日,教育部再次就大学校园开放问题进行了答复。记者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看到,《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复。答复中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四川、上海、甘肃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也曾发布大学校园开放政策。2023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曾公开回复网友呼吁开放高校的诉求,称:教育厅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安全和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有序向社会开放,为周边市民的日常锻炼提供便利和条件。同一时间,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要求有序推动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工作;不仅如此,上海市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意图将大学校园与城区、街区和社区相融合。2023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发言人在民声热线节目中回应大学校园开放问题,“大学是公众资源,应该尽可能对外开放”,并表示广东省有100多所高校,其中的50多所在开发测试面向社会大众的园区预约系统,“后面,广东省教育厅会下发通知,指导省内各高校安全有序地面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