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元德 实习生 王思羽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同时对培训机构的审批、融资以及培训内容等提出了严厉要求。政策的出台最直观的影响便是带来了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大跌,“转型”成了校外培训行业内的当务之急。
在培训机构面临“转型”焦虑的同时,部分家长们也陷入了“无课可上”的焦虑,“不让办辅导班了谁来管孩子?”在部分家长看来,学科类校外培训停办之后,“一对一”家庭教师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转型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发文,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昨天,济南市教育局与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发文,自8月3日起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停止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这意味着“双减”政策迅速落地实施。
“‘双减’落地之后肯定要转型,我们在考虑要不要从学生的生涯指导、志愿填报方面开拓一些业务。”山东一从事高中学科类培训的校外机构负责人说道。而记者从另外一家省内知名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也获悉,近期,该机构的领导也在密集开会,商讨未来转型的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自“双减”政策发布开始,国内一大批头部校外培训机构也开启了转型道路,有的机构看中了以公务员考试为代表的成人教育市场,也有的机构瞄准了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但是要抛弃这些机构最为出名的学科类教育,转型成效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观望。
焦虑
无论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转型,学科类校外培训注定将陷入沉寂。记者采访发现,对此多数家长都表示欢迎,禁止培训机构组织学科类培训不仅减轻了他们的财力和精力负担,也缓解了对于学生“超前学习”现状的教育焦虑。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刚刚小学毕业,这个暑假,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她也为女儿报名了衔接班的辅导课。但是,提到报名辅导班一事,刘女士表示自己更多的是“被动性选择”。“说实话,作为家长本身并不想让孩子上辅导班,但是如果身边十个孩子里有八个上,你不上就和别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考试肯定垫底。”刘女士认为,国家政策的提出,可以让所有孩子都回归正常的课堂,大家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同时,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给孩子报名辅导班,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接送孩子上还有大量精力上的付出。
但是,政策出台之后,也为部分家长带来了新的焦虑。“不让办辅导班了谁来管孩子?”这是高女士听到不允许在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时的第一反应,她的孩子即将上初二,目前正在辅导班内学习文化课。她表示,一直以来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主动要求上辅导班,并不是家长强加于孩子的任务,现在孩子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学习生活。“孩子正处在学习发展的关键期,单纯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提高成绩的需求,只能通过校外培训进行补充。”
隐患
“一段时间以来,受功利驱使和资本裹挟,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无资质培训机构,却偏离公益性办学宗旨,迎合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求,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应试为导向、以提分为目的,采取抢先学、超纲教、反复练等方式,纷纷面向在校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过度开展升学和考试学科知识培训活动。”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圣足认为,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加剧了全社会教育焦虑感,也一定程度冲击了素质教育、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曾表示,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规模总量庞大、违法违规情况突出、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等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不仅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培训机构都是提前学习、超前学习,但实际上这对孩子当下的理解力来说是超标的,学生到了一个年龄阶段理解力强了自然就会了。”学生家长张先生认为,超前学习违背教育规律,也违背青少年自然的成长规律,学生的培养应当按照正常的教育规律进行。另外,对于学生利用辅导班进行补课学习的情况,张先生表示,一周以来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仅依靠周末的几个小时进行解决,是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的。
未来
“双减”落地,校外培训的未来在哪里?“‘双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坚持协同各方、统筹推进,切实形成推动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日前刊文表示,山东将从课堂教育教学、课后服务升级、校外培训规范、配套措施落实等方面推进“双减”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积极发挥师资、技术等方面优势,将培训重心放在学生兴趣培养拓展上,积极为学生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教育培训,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是未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方向。
而同时,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政策层面上学科类校外培训将得到严格限制,但是不少焦虑的家长也找到了新的“风口”。家长高女士认为,学校班级的学生较多,即使为孩子开设晚自习,老师也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自身由于工作比较忙,也需要专业的辅导机构或者老师,在孩子教育上“使把劲”,因此家教或许成为高女士继辅导机构之后的新选择。当被问到辅导班停办后的打算时,小谭也表示,自己会找几个同学一起上一对一辅导。在网络上,不少网友也表示了对“一对一”辅导行业野蛮生长的担心。“原本的辅导班还有培训机构背书,如果之后放任家长和学生自行寻找家庭教师,或将带来一个更加良莠不齐的市场。”“后学科类培训”时代,如何规范这一市场,将是有关部门亟需解决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