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领读周刊】陈鲁豫新作出版与年轻人分享经验

2021-04-10 10:32:4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1年,主持人陈鲁豫(鲁豫)新书《还是要相信》出版。书中,她回顾过往,敞开心扉,针对当下年轻人关注和困惑的难题,用满满的真诚,耐心地给予回应。日前,鲁豫新书首发式举行。鲁豫与她的朋友们面向读者,分享了书中的诸多精彩话题。

新书首发式现场(左起陈铭、杨澜、陈鲁豫、柯蓝)

真诚分享个人过往和经历

飞速前进的年代,瞬息万变的社会,踏上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难免感到焦虑与迷茫:不堪父母催婚,要为了稳定和不爱的人结婚吗?大城市压力太大,要回老家吗?两份职业,喜欢的和擅长的,该选哪个?……这些问题,你有,我也有。在《还是要相信》中,作者鲁豫针对当下年轻人时刻关注、困惑的难题,耐心而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过往和经历。她谈幼年往事,谈身旁好友,也谈形形色色的受访者。这里没有大道理,只有值得玩味的小故事。

谈起新书创作契机,鲁豫称,《还是要相信》源于一档名为“偶遇鲁小胖”的音频栏目,节目里自己收到许多年轻人的提问。面对这些提问,她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人生阅历。随后,她又在这些回复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55例,反复修改、打磨,结集成册。她说,在与提问者的一问一答中,不仅越来越打开自己,也越来越释放自己,变得勇敢而率性,从中获得更多前进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还是要相信》上市,英文书名“When in doubt, don’t”,引发不少读者好奇。对此,鲁豫解释道,这句话来源于纪录片《女爵印象》,片中曾提及“想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其中,年逾80的英国国宝级女演员玛吉·史密斯回道:“When in doubt, don’t.”“我被这句话深深打动。我用20多年的时间回看年轻时的自己,我会觉得,当你怀疑的时候,你不要怀疑。”

现场,几位嘉宾也分别表达阅读《还是要相信》的感受。著名主持人杨澜说,特别高兴“跟年轻朋友对话”,“我一直想这个时代大家压力都挺大的,我们被迫为了满足别人的某种期待特别努力的活着,但你看完这本书会知道,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一点节奏的,在满足别人期待之前,是不是先满足一下自己的需要,能够安心、自在地做自己,找到自己心理的节奏,不要老是被旁边的人掌控着。”武汉大学教师、辩手陈铭同样表示,这是一本“特别适合伴眠的书”,“很轻盈,文字很流动,色彩斑斓,很适合在睡前用大概20到30分钟翻看其中几页,然后就会安然地、幸福地睡去。”

优秀的代价是自律和坚持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们处于一个欲望被无限放大却又空前匮乏的时代,初入社会和职场的年轻人尤其容易感到困惑和迷茫。陈铭说,自己在阅读时,看到文章前面类似导语的那些年轻人带着焦虑的提问,很有画面感。

随后,几位嘉宾分享了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拥有一份事业的过程。他们送给职场新人两条重要建议:自律和坚持。鲁豫表示,自己特别相信天道酬勤,“你努力地做一件事情,有一天可能就会获得某种回响甚至回报,虽然一开始你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些。”演员柯蓝则说,曾经自己的工作量也挺大,但她没有多少抱怨,“好好干活,首先生存下来。不要在乎,只是去做、去做,去做总是对的。”

新书中,鲁豫曾写到:“我这一路碰到了不少这样的狠角色,都是神人,都极其自律。以我不同时期的标准来看,也都极其优秀。当然,他们不仅仅因为自律而优秀,优秀的代价之一必然是自律。”朋友们眼中的鲁豫,身上有一些矛盾的重合:生活中看起来很随意,有着淡淡的疏离气质,却又有一种非常坚定的自我认同,紧紧守护着她自己的那一份执着。对此,鲁豫坦言:“自律的过程并不愉悦,甚至痛苦不堪,它不会使人更自由,也不一定使人更成功,但自律会让人更体面,令人更接近心目中那个最好的自己。”

人生何必设限

在《还是要相信》中鲁豫讲到,自己在收到的众多提问中,很多是探讨女性和年龄话题的,这让原本不在乎和不受束缚的她,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活动中的三位女嘉宾都是事业有成的成熟女性,她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自精彩,现场也一起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年龄和女性价值的看法。

杨澜首先提出一个她采访时很多女性都会问的问题:你愿不愿意回到18岁?她说,自己18岁的时候对于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充满了困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明白想要的生活,可不想再回到那样一个焦虑的时代。我现在仍然充满梦想,所谓70后、80后、90后,年龄的界限并不重要,它是人为加上去的,不应该受到束缚。”柯蓝也说道,自己对外界的评价并不在意,更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个人成长,这个更重要一点。“不在乎别人的定义,你就会活得更自由一点。”

同样,鲁豫认为,不想回到从前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那时候对命运没有掌控力。“20、30、40岁,不同阶段的女性各有各的评价体系,我如果不再符合二三十岁的某个标准,天经地义。”她说人生何必设限,自己就曾经在国外遇到过60多岁的老太太做娱乐记者却生机勃勃的例子。

“鲁豫这本书说得非常清楚,我们对那些是是非非并不在意,其实我们更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个人成长,这个好像更重要一点。”柯蓝说道。

选择相信的力量

此外,现场嘉宾讨论最多的是“相信的力量”。杨澜说,特别喜欢《还是要相信》这个书名,“你相信,你选择相信,这就是你的选择。我很喜欢书里的烟火气,我在文字里看到的鲁豫不端着,对生活有特别真实的观察。”对此,鲁豫表示,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在文字中开放度很大,特别坦诚,比生活中更勇敢。因为是和年轻人的固定交流,她的写作随时随地地进行,她在各种各样的纸上记录自己的观点,有两次甚至是在飞机上的呕吐袋上写成的。

当被媒体提问“作为新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相信什么”时,鲁豫坚定地表示:“在场,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在现场,记录真实发生的。媒体一定要采用第一手资料。”随后,她举例,某次自己在演讲时,用第一人称引述了一段爱情故事,里面提到两个孩子,于是某些媒体张冠李戴,误报 “鲁豫有两个孩子”,惹出笑话。

随后,杨澜说道,读书和写作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这样一件事,就像锚一样,让船有停靠的地方,“人生充满各种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那些可能的窗户一扇一扇关上了。我觉得要相信,你可以把它们推开的。”而这也正是鲁豫写《还是要相信》这本书的初衷。作为一个“乐观的宿命论者”,可能某些时候有一点悲观,但她总是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会轻易动摇。“我坚持相信,坚持爱,坚持相信爱,这是我生活的勇气和支点。”鲁豫说道。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