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领读周刊】鲁奖得主邓一光新作《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出版

2021-04-24 10:17:3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迅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作家邓一光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出版上市。本书是作家移居深圳后的最新故事集,通过12段奇遇人生,探索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灵魂与质感,也开掘出当下城市写作的深邃与宽广。

新书上市,新书分享会日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现场,作家与读者们分享了创作背后的诸多故事。

描写一座城市的众生浮世绘

邓一光在文坛以“硬汉作家”闻名,被文学批评家李敬泽称赞为“中国当代文学中写战争写得最好的作家”,其长篇《我是我的神》曾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十强。

在搬到深圳居住后,邓一光书写的数十篇关于深圳的中篇、短篇小说,极富现代意味,呈现出与以往作品迥异的美学风貌,以开阔的文字,纯熟超逸的叙述,在光鲜的城市外表与平凡生活的张力之间书写出人性的丰饶,传达出近距离观照生命的挚情。如今,这些文字集结为小说集《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一书出版。在谈起创作缘由时,邓一光表示,在深圳居住的10年间,自己写了50多个中短篇小说,“对我个人来讲,这非常重要。因为这10年间,我作为一位新移民者,看到了这个城市一步一步的变化。其中,每一个阶段,我都是经历者,我也观察到了,所以这些小说其实正代表了深圳某些进程阶段中的我们的一些生活,比如困惑、触动等等。”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中,作家用12张“深圳切片”展现出鲜活的城市风貌。他像波德莱尔漫游巴黎一样观察深圳,在他的笔下,有修车工人、流水线工人、保洁工人,也有问题少女、瑜伽教练、音乐老师、高级技术人才……这一个个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构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众生浮世绘。

区别于当下其他书写都市生活的作品

正是因为作者直面现实、率性、坚韧的写作,不仅征服了众多读者,同样获奖无数。如《你可以让百合生长》,获首届柔石文学奖中篇小说金奖、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获2011年度中国作家优秀短篇奖;《深圳在北纬22°27′-22°52′》获《人民文学》2011年度短篇小说奖。

著名批评家孟繁华评价邓一光的小说“不只是讲述故事”,“作家是以处理人物的精神和心灵事务为旨归的。荒诞性、不确定性和人物命运的不可知性,构成了他小说的内在结构。他对小说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使他的作品鲜明地区别于当下所有书写都市生活的作品,从而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

新作中,通过作家笔下的12个故事,读者感受到了城市中生活的形形色色的新移民和异乡人,并进一步思考:他们为什么留下?又将去向何方?

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用手中的笔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没有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谈起书中这些人物的原型,邓一光则表示,应该说都有,但又并不指某个具体的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活着,有时候可能这个原型就是你身边的人。当然,有时候你可能也进入了某一个生活中。就像我来到深圳后长期做义工,这样我就进入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经历了一段时间,你会在这个生活中去了解很多这样的人(义工)。所以我的来源,可以这么说,所有人物都有原型,但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

此外,新作《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这个书名源自这本故事集中的一篇小说。对于书名,邓一光率先解释,书名不是自己定的,“它是我的老师定的。他定了以后告诉我的时候,我当时眼睛一热。大家都知道龙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开端,我们很多大型工厂,最早在广东落地的时候就是落在龙华。能够在龙华这样的地方跳舞,其实表明了现代化在个人身上能不能得以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我的责编能定这篇作为书名还是读懂了。说小一点是读懂了我这个作者,说大一点是读懂了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

至于“两个原则”,邓一光解释,大多数人在从一个文明形态进入另一个文明形态,包括自己也是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我们很多人是从乡村,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个大城市中的,我们原来支持自己的成套的文化系统,比如道德、价值观、血缘等这些东西不在了,那么是什么东西来维系我们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工作呢?我想还是需要伦理,需要价值观,需要认知,这些东西里面有一个‘原则’,就是什么东西我能做、什么东西我不能做,我向往什么、阻止什么。但是在一个大工业的环境下,尤其是我们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一个封闭的大陆走向整个世界开放的时候,个人也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个产物。所以我们原来的原则不在了,我们要建立新的原则,但是新的原则是什么?这个故事没有给,因为它没有原则,来不及建立,尤其是作为个体建立原则更为困难。”

书籍是精神空气、心灵空气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无论什么年代,无论什么年龄,书籍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邓一光认为,书籍对自己同样至关重要。小学三年级开始看长篇小说,第一本小说名叫《冰姑娘》,第二本是一本革命小说《红岩》,可以说,是书籍陪伴着作家长大的。“书,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直安慰我,它告诉我还有一种生活在,但是我还没有找到它,我有可能通过这样的阅读去找到它。”邓一光说道,第二,在书中,自己看到了很多喜欢的东西,比如喜欢的人物、喜欢的事情、喜欢的风情和喜欢的某种理想,“它让我觉得我要做一个能够接近它的人。长大之后,比如走向社会,我们会遇到好多好多问题、困难、障碍,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不到,有时候我们会犯一些错误,这时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书中找到和我们一样的人,去了解、学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所以,我到现在为止一直认为,书籍就是我的精神空气、心灵空气。”

此外,当被问及是否会再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时,邓一光坦言,目前没有,“我现在年龄很大了,年龄决定了我能够写作的时间不长了。当然,我也可能80岁以后还能写,但这个很难说。所以我必须尽快把我能写的写出来,可是这也需要花费几年时间。”

作家简介

邓一光,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等十部,中短篇小说集《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狼行成双》等二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国家图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入选《收获》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当代》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小说榜、《亚洲周刊》全球华人十大中文小说榜等重要文学榜单。现居深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