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我叫郑晓东,今年8岁,从小都是妈妈照顾我,我愿意跟着妈妈……”一场离婚官司,在争夺抚养权时,妈妈在法庭上出示了一份孩子亲笔写的纸条。巧合的是,孩子也曾写过另一份纸条明确表示自己愿意跟随父亲。看到夫妻俩同时递交的两份纸条,济南市槐荫区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张代蕙心中五味杂陈。打离婚官司的夫妻除了要解除婚姻关系外,还有两项重要目的就是解决财产和孩子直接抚养权的归属问题。“我见过很多父母为了争夺、变更孩子抚养权,有带着孩子东躲西藏的,有逼着孩子说必须跟着自己的。为了赢,他们往往疏忽了孩子是有情感的,因此抚养权问题有时比财产还难处理。”张代蕙说。
张代蕙法官一直致力于关注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法院供图)
孩子的两份“意愿书”
陈静与郑峰是通过朋友介绍相识,相识那年两人都已近30岁,扛不过家里人一再催促,也自认为到了成家的年纪,二人很快决定登记结婚。婚后不久儿子出生。儿子的到来,让小两口瞬间忙活了起来。但后来的日子却过的并不安稳,儿子8岁这年,陈静决定起诉离婚。
他们离婚的原因跟很多夫妻一样:婚前缺乏了解,感情基础薄弱,加上双方性格、婚姻家庭观不同,最终选择分道扬镳。诉状上,满满当当都是妻子对丈夫的不满:性格暴躁,不好好工作,致使双方感情不和。男方在婚姻存续长达9年的时间里,对家庭极端不负责任,从不干家务也不顾家,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双方还经常发生争吵,自己对这段婚姻很失望,要求离婚,儿子归自己抚养。陈静一纸诉状将郑峰告上法庭。
案件审理中,陈静出示了一份儿子写的纸条,“我叫郑晓东,今年8岁,我从小都是妈妈zhao gu(此处为拼音),我想跟着妈妈……”。陈静表示,这是孩子自愿写下的“意愿书”,儿子愿意跟随自己生活,要求判归其抚养。此时,郑峰也出示了一份儿子书写的纸条,“我叫郑晓东,今年8岁,爸爸有时回家很晚,还和妈妈chao jia(此处为拼音),可是我也爱他,我愿意跟着他,可我还是想一家三口在一起”。
夫妻俩都很惊讶,儿子居然给双方都写了愿意随对方生活的“意愿书”。“孩子为什么写这个纸条,当时内心有多焦虑多害怕,你们考虑过吗?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分开。”张代蕙在法庭上说出了压在心里许久的一句话。夫妻俩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再说话。“从纸条上我看到了一个无助的孩子在向他的父母求助,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能讨他们高兴,孩子情愿写下这些话。”张代蕙在庭后马上给双方做了调解工作,在与陈静的交谈中她尽可能让其多多回忆双方恋爱时的美好,建立家庭并生育儿子后的幸福瞬间,多考虑双方相识这些年,一路相互扶持的不容易,双方应更加珍视夫妻感情。“每个家庭都会有分歧有争吵,夫妻间存在磕绊在所难免,两人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出现问题后及时沟通,多找找自己的不足,及时修复夫妻关系。”张代蕙又从双方最最在意的孩子入手,分析孩子还小,两人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残缺的家庭容易让孩子不自信,心理不健全。在法官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劝说下,陈静有所动容,后法官将双方叫到一起,郑峰在法庭上向陈静真诚道歉并获得了陈静的谅解,陈静随即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
跟谁生活,娃说了算
很多人认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独立发表意见的能力,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不谙世事,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跟谁过得更好。但法官表示,对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想与父亲或母亲生活,在子女真实、自愿地表达自己意愿时,这种意愿可以作为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重要考量因素。
采访中,张代蕙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近两年的离婚纠纷中可以看出,85后尤其是90后占多数,而且二胎家庭的离婚案子逐渐增多。”张代蕙表示,随着这类“生娃随意,离婚任性”的案子越来越多,娃儿的抚养权争夺战更加激烈。
韩军与刘爽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相识,自由恋爱后不久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刘爽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出生不久韩军就被调去外地工作,二人的感情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以为二人婚姻走到尽头的刘爽,意外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儿子出生后的三年时间里,两人几乎没有交集,最终韩军将刘爽诉至法院,称双方性格不和,夫妻感情一般,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己分居多年。
收到案子后,张代蕙了解到,两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所以韩军主张两个孩子抚养权归自己。但刘爽则认为,既然要分开,孩子一人一个。案件审理中双方离婚态度坚决,都称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法官只能在孩子抚养问题上尽可能让双方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争取将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
但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双方争议较大,男方想两个孩子都由自己抚养,并表示只要女方同意,可以不要女方抚养费,且女方可随时探望孩子,考虑到女方经济条件稍差,工作时间有局限,且两个孩子一直和男方父母生活,比较习惯了,法官给双方做调解工作时征求女方意见,能否两个孩子都由男方直接抚养,她可随时探望。但刘爽坚决不同意,自己要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担心孩子不跟自己生活日后就跟自己疏远了。法官又耐心给韩军做工作,向其释明双方生育了两个孩子,女方要求抚养一个孩子并不违反法律规定,能否一人抚养一个孩子,韩军自知两个孩子都判给自己的可能性小,表示同意,但坚决要求抚养女儿。
在多次调解无果后,法官又另行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要求男方让自己的父母及两个孩子到场。法官认真观察孩子对刘爽的态度,发现两个孩子见到母亲,表现完全不一样,女儿比较冷淡,儿子则一路小跑扑到妈妈怀里,很是开心。法官悄悄问了女儿的想法,女儿表示自己愿意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随后的调解工作中,夫妻二人仍然对女儿的抚养权问题争议较大,法官判决时综合考虑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工作性质、父母的情况及两个孩子各自的情况,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充分尊重已满八周岁的女儿的意见,判决准许双方离婚,女儿由男方直接抚养,儿子由女方直接抚养,在儿子就读小学前,男方每月支付女方儿子的抚养费。
父母双方谁更有钱,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法院就会判孩子跟着谁?事实上,经济条件固然重要,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在离婚诉讼中,孩子不只是夫妻双方争夺的对象,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也可能决定了这场争夺战的结果。
父亲“失联”,孩子咋办?
孩子先判给了对方,还能要回来吗?张代蕙办理的案件中也会遇到这类情况:双方离婚后发现对方根本照顾不好孩子,后期想要夺回孩子抚养权。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提起诉讼的话,胜算大吗?
齐刚和景芳离婚时双方约定孩子由齐刚抚养,现在孩子即将上小学,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景芳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抚养关系。张代蕙查看案卷信息后通过电话联系了解到,本案的起诉缘由是被告齐刚留下一张称离家自杀的纸条。经长时间的寻找,仍处于失联状态,而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代养,女方去看孩子时孩子多次表示想跟妈妈生活。张代蕙还了解到,女方户口所在地的学校条件较好,如果孩子的抚养权变更到女方这边,孩子可以在附近学校上学。
在无法与齐刚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为了不耽误案件审理,及时进行了公告。在两个月的公告期内,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机,景芳联系法官称,本要自杀的齐刚,因抢劫现被派出所关押。为了案子尽早得到解决,不耽误孩子上学,张代蕙又及时与派出所取得联系。可是因为疫情,且被告现属未决犯,在看守所,不允许他人会见。民事案件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是先中止案件,等刑事案件有结论了再继续审理,但孩子上学的事不能耽搁,马上新学年就开始了,景芳非常着急。张代蕙想办法联系到了派出所负责齐刚抢劫案的警官,详细说明了案件情况,取得了其支持,然后再与孩子奶奶联系,做工作让老人同意作为齐刚的代理人处理案件,警官在看守所提审齐刚时,将应诉材料递交给了齐刚,并经其同意,填写了授权委托书,委托其母亲处理变更抚养权案件的相关事宜,张代蕙又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调解,达成了孩子随女方生活的协议,孩子可以转学到母亲身边,由母亲照顾其生活和学习。
审理家事案件多年,张代蕙法官表示,父母离婚本就是对孩子的伤害,有的父母还错误地把孩子作为离婚时的筹码,不择手段争夺孩子,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意愿。“孩子既不是婚姻的牺牲品更不是战利品,婚姻自由,请在行使这种自由时多为孩子想想。”张代蕙说。(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