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非遗周刊】雕刻“时光”

2022-09-10 10:37: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蕴含着诸多吉祥美好的寓意,是百姓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葫芦雕刻技艺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大运河畔的聊城地区,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别具一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当地葫芦雕刻产业不断发展,非遗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王树峰,讲述其多年来对这份时光的见证。 

王树峰从事葫芦雕刻工作已有20余年(受访者供图)

大运河畔独有的葫芦雕刻技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不仅常出现于神话故事、地方传说中,相关制品也被寄托了美好的寓意。葫芦与汉字“福禄”发音相似,因而也被当做吉祥的化身。在生产生活中,葫芦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作为食材呈上餐桌,也可以作为器具甚至乐器满足生活需要。为了让生活中常见的葫芦制品更美观,葫芦身上便被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雕刻上各种精美的图案。在能工巧匠的双手中,葫芦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

葫芦广泛种植于我国,葫芦雕刻技艺也在我国多地区流传。相比之下,东昌葫芦雕刻技艺有着独到之处。东昌葫芦雕刻技艺流传在山东省聊城市,其分布以东昌府区堂邑镇为中心,遍及梁水镇、闫寺办事处和今冠县辛集镇等地区。“东昌葫芦制品以雕刻为主要工艺,同时将刻花、片花等多种传统技艺融合其中,此外,又与浮雕、彩绘等其他类别的技艺融合。这些技艺种类,每一项都可以单独创作一件完整的作品,也可以彼此相互融合于一件作品之中。这便是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特点。”王树峰介绍。

近年来,不同工艺相互贯通,为匠人提供了更广的发挥空间,成为东昌葫芦雕刻新的特点。从传统角度来看,东昌葫芦雕刻也富含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用料考究,刻工纯熟,图案丰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比如,作为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片花技艺是聊城地区独有的;通过刻花技艺来表现戏曲故事也是我们当地特有的偏好;此外,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也是当地匠人青睐的题材。”王树峰介绍。历史上,聊城地区留下许多葫芦雕刻作品,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水平,同时也是融合戏曲曲艺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聊城居大运河之畔,涛涛运河水为这里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进而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舟车来往之中,商贾云集于此。东昌府作为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成为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日趋繁荣。东昌府区自古就有用雕刻葫芦蓄养蝈蝈的习俗。东昌葫芦雕刻中特有的扎花技艺,让葫芦能够镂空,便于蝈蝈透气。在此情形下,带有当地特点的雕刻葫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重要的商贸产品。东昌雕刻葫芦也曾经一度成为当地进贡皇家的重要产品。

融合多种技艺开发新产品

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独特传统技法在流传延续中发展出了多样的风格,为传统民间艺术、山东历史文化及运河文化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王树峰成长于东昌府区闫寺街道,葫芦雕刻是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技艺,形成浓厚的氛围。喜欢美术的王树峰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爷爷家院子中种植的葫芦是他触手可及的玩具,在葫芦上作画也成为其喜欢的玩乐方式。

“初中时期,我便开始自己尝试雕刻。但当时家人并不支持,认为这不是一项安身立命的好职业。”王树峰表示。凭借对葫芦雕刻的喜爱和坚持,王树峰在之后的日子里坚定地选择了葫芦雕刻作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心中的这份倔强,让其在此道路上越走越远,“家人越是反对,我越是想尽办法将工作做到更好,不断融合新的技艺,开发新的产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家人知道,我不仅能依靠这项传统技艺让自己生活得很好,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其更好地流传下去。”

从青年时期开始从事葫芦雕刻工作,王树峰在此行业内已走过20余年,见证了其中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术表现形式被融入东昌葫芦雕刻作品之中。王树峰最大的愿望便是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我们不仅在工艺、技艺上不断创新,也在产品的实用性上不断钻研。一方面,让葫芦作品更加美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在尝试不断开发更多富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带动产业发展。”王树峰说道。素描、油画、国画等表现方式被融入葫芦雕刻作品之中,此外,酒葫芦、茶具葫芦、艾灸葫芦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也被开发出来,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坚守技艺见证非遗事业发展

在王树峰从业的20余年中,东昌葫芦雕刻也在时代发展中悄然经历着变化。王树峰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地葫芦雕刻作品采用的技艺、选取的题材都偏向传统,消费者购买意愿并不强烈。2000年前后,将中国结与东昌葫芦雕刻技艺融合的挂件产品一炮走红,不仅带动了当年本地葫芦产业发展,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2003年起,各类民俗活动不断增多,为传统手工艺增加了曝光机会。2007年,第1届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只设立了62个展位,到2020年第14届时,展位数量已有2000余个。葫芦产业不断发展,吸引了各界关注。”王树峰介绍。

近年来,聊城当地葫芦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起完善的葫芦种植、雕刻、制作、销售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葫芦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乡村振兴前进的脚步,也为传统技艺弘扬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更多人愿意投身于葫芦雕刻事业之中。“2010年,我与师父李玉成成立了公司,建立了东昌葫芦雕刻传习所,培养葫芦雕刻人才。截至目前,我们这里已培养了3名市级传承人,5名区级传承人。”王树峰介绍。另一方面,针对大众的非遗普及教育也在不断开展,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教授更多人学习葫芦雕刻,大学生主动走入传习所进行社会实践。葫芦雕刻走进了更多人的学习、生活之中。

“未来,我们想建立起一个正规的工作室,融合教育、传承、展示、工作等多项功能。在这个场所里,我们可以教授其他人学习,也可以安心从事创作。”王树峰希望借助葫芦雕刻事业,一方面,带动传统技艺的弘扬发展,让非遗焕发时代价值融入百姓生活,另一方面,葫芦雕刻能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