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频道>周刊集群 > 内容详情

【领读周刊】长篇小说《钢的城》出版

2022-09-24 09:21: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长篇小说《钢的城》是一部工业题材现实主义作品,分上下两部,共53万字。小说从1994年底的一场普通工人的婚礼写起,讲述钢厂劳模、改革者和普通工人三代人在钢厂改革转型、资产收购并购以及贸易战中的故事。该书是作者罗日新第一部长篇小说。书中,他带着无限深沉的眷恋和忧思,写钢厂人与钢的城之间的爱恨纠葛,恋恋情深;写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变化的轨迹,乃至中国工业发展和以钢铁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城市发展等问题,“我希望可以赋予《钢的城》这本书钢的质地、钢的音色,奏响中国钢铁工业继续向前发展,中国钢铁工人不断获得新生活的动人乐章。”

  作者简介:罗日新,1963年生,中国作协会员,黄石作协名誉主席。青年时代在大冶钢厂工作,写作并发表小说多篇,2008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的城》,第一部、第二部分别发表于《十月·长篇小说》2019年第5期、2022年第1期。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

  从心里掏出来的创作

  小说《钢的城》以位于湖北黄石最早的钢铁企业大冶钢厂为原型,以1994年到2018年,钢铁企业在改革中的变迁为主线,讲述中国钢铁工业在改革开放中迎来新的火红年代的故事,字里行间带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印记、中国改革者的使命担当、中国工人钢铁般的意志和炉火般的赤诚。其中改革者易国兴、祝大昌、俞刚,普通工人吴回芝、活宝、赖子、叶老实等人物形象,塑造的可亲、可敬、可信,钢铁人的百味人生跃然纸上。  

  作者罗日新曾是大冶钢厂的技术员、分厂副厂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仍从事钢铁行业。他概括自己的大半生为:炼钢、卖钢、写钢。他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曾发表短篇小说、散文等多篇,《钢的城》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曾全文在《十月》杂志刊登。该书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奖项。  

  在日前举行的小说研讨会上,罗日新谈起小说创作时表示,自己一生与钢厂结缘,“我写《钢的城》写了14年,书名取了十几个,初稿有200多万字。书出版后,我拿着它,就像面对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自己,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从心里掏出来的。对我来说,经营企业要靠理智,而写作,需要靠心。我从小在大冶钢厂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大冶钢厂炼钢,下海之后在上海、江苏、美国卖钢,如今拿起笔一字一句写钢,只要面对我家乡黄石,面对钢的城、钢的人,我就没办法不用心。这本书我要献给我的父亲罗宝山和大冶钢厂的兄弟姐妹。他们是我的发小、同学、工友、初恋……他们读到我的书,都在对号入座找自己,有的哭,有的笑,有的还忍不住八卦。所有人都说,我在帮他们找回青春,在帮他们代言。”

  一部钢铁百科全书

  《钢的城》是作者向中国钢铁的历史、中国钢铁人致敬。它虽然是聚焦一个行业,但绝不局限于行业小说,而是注重行业与社会的关系,堪称在改革大潮中砥砺奋进的中国的一个缩影。该书责编推介,作者带着深沉的眷恋和忧思,书写自己置身其中的钢的城,书写自己一起流汗的工友。与此同时,因为距离工厂的改革决策比较近,他也在时刻思考钢厂发展的合理化路径、中国钢铁企业发展变化的轨迹,乃至中国工业发展、以钢铁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城市的发展等问题。比如,书中多处写到了生产一线,写到钢铁知识,写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些技术和场景。这也让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评价小说是“一部内行人书写的钢铁百科全书,一部有历史、有情怀的城市传记。”此外,吴义勤也表示,该书的出版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收获,“作者虽然老老实实的用了现实主义的笔法,但显示了文学的巨大包容力、概括力、阐释力和感染力。”

  通读《钢的城》,全书共有大小人物60余位。作者写到了改革中的各个层级,既有易国兴等改革决策者、弄潮儿,也有祝大昌、傅佳钢等管理骨干和孙锦西这样的技术骨干,以及活宝、赖子、叶老实等普通工人。谈起这些人物,罗日新介绍,这些人物大多都有原型,是自己的发小、工友、领导、合作伙伴,他在他们身上体会着阶级情义和兄弟情分,更体会着一起走过大时代,共担风雨、共建功业的创业激情,“与其说是我自己在写《钢的城》,不如说是我的兄弟姐妹们跟我一起书写了这部书,无论着墨多少,他们都是我心里的主角,时代的主角,钢的城当之无愧的主人。”  

  在书中人物如钢似铁的性格特征之外,罗日新也写到了他们的“绕指柔”,写他们的爱情和亲情。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价,作家对这些情义的书写,调和了作品的基调,让一部以钢铁为基础的作品更增添了温婉的气息。

  扎根生活的文学才具有复杂精神

  当然,除了描写钢的人,作者罗日新更塑造了“钢的魂”。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评价,《钢的城》直面工业题材书写的难度,写出了钢铁人的家国情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是整本书的“魂”。“每个人面对改革的态度、诉求,恰恰构成改革的洪流。《钢的城》对钢铁行业的人与事百科全书式的书写,让大家发现,作品中处处都彰显着来自钢铁人灵魂深处的精神,一种刚性、韧性所决定的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精神。这是整部作品的魂。”作家周大新表示,“生活是复杂的,扎根生活的文学也具有复杂精神,这使得一部文学作品具有了强大的说服力。” 

  对此,罗日新坦言,自己很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即“灵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我想灵感不仅仅是创作灵感,还有销售灵感、炼钢灵感、人生灵感、生活灵感,人与人相遇的灵感。对我自己来说,这里面有从父亲不支持我写作,到支持我创作的灵感,也有我在美国休斯敦亲历贸易战的灵感等……这无数种灵感,最终汇聚成了我写作的力量。我希望用这种力量,赋予《钢的城》这本书钢的质地、钢的音色,奏响中国钢铁工业继续向前发展,中国钢铁工人不断获得新生活的动人乐章。”  

  最后,总结此次创作,罗日新表示,写作需要野心、决心、耐心和平常心,“这样你才能半夜起来和你的人物对话。有时候半夜写着写着,过去的我竟然从黑暗里穿越过来,和现在的我对话。与其说写作是作者和世界对话的途径,不如说写作者是以此方式让自己再活一次。”

  据悉,《钢的城》已入选中国作协“影视迁徙计划”,同名影视剧正在筹拍中。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